• 根据经训教规精神,经省伊协“开斋节”观月小组综合今晚观月情况和各方面信息分析研判,5月2日(星期一)为2022年“开斋节”。[详细]
  • 由于当下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清真寺暂未开放,因此开斋节集体会礼无法举行,穆斯林群众可在家完成会礼,程序如下: [详细]
  • 在开斋节来临之际,5月1日,省委书记信长星、代省长吴晓军与伊斯兰教界和少数民族群众代表座谈,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同胞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详细]
  • 按照青海省伊协《关于2022年斋月“观月”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各市、州伊协于4月1日(星期五)傍晚组织观月,省伊协观月研判小组综合各地观月情况,参考相关入斋信息,根据伊斯兰教教规协商研判,确定4月2日(星期六)为“舍尔巴乃”第30天,4月3日(星期日)为2022年斋月第一天。[详细]
  • 青海省民宗委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回族学专家喇秉德、马小琴新著《青海回族简史》一书,2014年5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青海回族简史》 是《青海世居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五本之一,拳术共七章二十节,23万字。该书全面、系统、客观地介绍了青海回族的来源及唐、宋、元、明、清、中[详细]
  • 8月5日至8日, 第19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来自北京、上海、新疆、宁夏等26个省(市、自治区)、257个单位、6个民族的400余位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代表参会,是历届全国回族学研讨会中参与
  • 在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土耳其城市伊斯坦布尔,有一座奇特的宗教建筑。一眼望去,巨大的方形平台上覆盖着绛红色的圆形穹顶,分明是一座教堂。但是,稍加留意却看到穹顶四周有四座高耸的白色宣礼塔,显然又是一座清真寺。惶惑之中向当地人请教,得到的答复是:这是一座博物馆。
  • 春夏之交,呼和浩特有很好的阳光、空气,还有塞外的长风一样奔放的人们。  这个打着深深的蒙古民族印迹的城市有一个区叫回民区,占据着城市的西半边。走出火车站,打开一张城市道路交通图,那些有着清真味道的地
  • 回族的法图麦节在每年的斋月十四,即伊斯兰教历九月十四日。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女儿、阿里的妻子法图麦,由回族妇女亲自出动,收敛钱粮,选择一个住宅宽敞的回民家里,架几个特大铁锅,熬几大锅杂豆粥,炸油香请阿訇念经祈祷并赞颂圣女的事迹,回民也叫“女圣纪”.
  • 锦州的回族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哈奉先在南门外火神庙东修建了一座清真寺。以后,回族陆续迁入。每年有三大节日,即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 圣纪节,亦称圣忌节,冒路德节,为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是纪念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辰和逝世的纪念日。“茂鲁德”意为“穆圣诞辰”,系新疆地区突厥语系穆斯林对“圣纪日”的称谓。
  • “立体快巴”利用小轿车上方与天桥之间的空间运行, “立体快巴”在轿车上面行走,轿车在立体快巴下面行走, 互不影响.
  • 宁夏中华回乡文化园回族博物馆镇馆之宝“明代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经文博专家鉴定为明代《古兰经》,是目前国内收藏的最珍贵的《古兰经》珍善本之一。
  • “穿衣”,亦称挂幛。是对回族伊斯兰教经堂学校学生毕业仪式的称谓,即授予阿訇资格,回族俗称“穿衣”。穿衣,源于伊斯兰教,传说穆罕默德曾经为赴也门传教的圣门弟子墨阿子送行,并将自己穿的绿袍赐给他
  • 宁夏中华回乡文化园回族博物馆镇馆之宝“ 明代牛皮封面手抄描金《古兰经》”,经文博专家鉴定为明代《古兰经》,是目前国内收藏的最珍贵的《古兰经》珍善本之一,对于研究回族历史、宗教和艺术具有重要价值。
热门排行
企业访谈
  • 疫情下的新机遇:可能爆发的13个行业
  • 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谈伊斯兰恐惧症
  • 日本与世界穆斯林联盟签订清真产业合作协议
企业资讯
慈善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