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经训教规精神,经省伊协“开斋节”观月小组综合今晚观月情况和各方面信息分析研判,5月2日(星期一)为2022年“开斋节”。[详细]
  • 由于当下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清真寺暂未开放,因此开斋节集体会礼无法举行,穆斯林群众可在家完成会礼,程序如下: [详细]
  • 在开斋节来临之际,5月1日,省委书记信长星、代省长吴晓军与伊斯兰教界和少数民族群众代表座谈,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回族、撒拉族、东乡族等少数民族同胞致以节日的问候和美好的祝愿。[详细]
  • 按照青海省伊协《关于2022年斋月“观月”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各市、州伊协于4月1日(星期五)傍晚组织观月,省伊协观月研判小组综合各地观月情况,参考相关入斋信息,根据伊斯兰教教规协商研判,确定4月2日(星期六)为“舍尔巴乃”第30天,4月3日(星期日)为2022年斋月第一天。[详细]
  • 青海省民宗委少数民族古籍办公室回族学专家喇秉德、马小琴新著《青海回族简史》一书,2014年5月由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青海回族简史》 是《青海世居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五本之一,拳术共七章二十节,23万字。该书全面、系统、客观地介绍了青海回族的来源及唐、宋、元、明、清、中[详细]
  • “已经具有八百年历史的撒拉族舞蹈《骆驼泉》,是目前惟一被完整传承下来的撒拉族传统民间舞蹈。在政府部门的抢救下,《骆驼泉》已经登上艺术舞台,从濒临消亡的边缘步入新生的起点。”青海省撒拉族民间文艺研究会专家韩占祥说。
  • 自古以来,对中国人的称谓有“秦人”、“汉人”、“唐人”等,而阿拉伯人至今仍称中国人为“隋人”,称中国为“隋”。大概阿拉伯史学家们是从那个时代起把目光投向华夏 大地的吧!
  • 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举办的中国撒拉族旅游文化节上,当地演员为国内外观众表演了迷人多姿的传统民族舞蹈。
  • “已经具有八百年历史的撒拉族舞蹈《骆驼泉》,是目前惟一被完整传承下来的撒拉族传统民间舞蹈。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抢救下,《骆驼泉》已经登上艺术舞台,从濒临消亡的边缘步入新生的起点。”青海省撒拉族民间文艺研究会专家韩占祥说。
  • 走进”麦丽燕”展厅,展厅里一件件设计精良、时尚现代的回族服饰扑入眼帘,与印象中的回族服饰有所不同,”麦丽燕”的服饰多了都市的韵味、有了生活的底子,更增加了时尚的气息,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位留洋归来的村姑,她既保留了乡村的质朴和纯真,却又......
  • 勤劳勇敢的撒拉族人民历来就能歌善舞,无论婚嫁喜日、赶集赴会、劳动间隙,都是曲不离口,舞不离身。他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一个个优美动人的“的格乃奥依娜”(在撒拉语中,“的格乃”意为跳;“奥依那”意为玩或演)。
  • 2月20日,陨石专家经过对“青海陨石”初步鉴定后确定,陨石的母体既不是月球也不是火星,而是一颗小行星。
  • 撒拉族有自已的民族传统舞蹈,是表达撒拉族青年对爱情和美好生活追求的娱乐性歌舞。勤劳勇敢的撒拉族人民历来就能歌善舞,他们的舞蹈虽说舞姿简单,又无甚乐器伴秦,但却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强烈的民族特色,深为撒拉族人民喜闻乐见
  • 2月11日中午13时40分,几百块陨石从天而降,他带回了部分标本交有关部门鉴定。初步判断,这场陨石雨来自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
  • “可以确定,这次在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发生的陨石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境内出现的第二大陨石雨。”刚刚返回北京的天文馆陨石专家张宝林昨晚激动地告诉记者,2月11日中午13时40分,几百块陨石从天而降,他带回了部分标本交有关部门鉴定。
热门排行
企业访谈
  • 疫情下的新机遇:可能爆发的13个行业
  • 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谈伊斯兰恐惧症
  • 日本与世界穆斯林联盟签订清真产业合作协议
企业资讯
慈善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