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使读者对伊斯兰教产生的大背景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有必要对伊斯兰教产生前夕的世界形势作一简要的描述和分析。
  • 任何有科学精神的学者和有正义感的政治家都深知,恐怖主义与伊斯兰教根本没有必然的联系。尽管伊斯兰教教义中有对敌人实施暴力行为的语句,但这些语句的出现都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伊斯兰激进组织确曾实施过恐怖袭击,但其他宗教和意识形态的激进组织也有类似的行为。
  •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历史悠久。阿布杜•拉赫曼-纳忠先生认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早在伊斯兰教产生以前就已建立。汉朝(公元前220-206年)汉武帝(公元前88-140年)曾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欲与西域诸国建立友好关系。在这次出使中,中国使团共访问了36个国家,其中包括波斯和阿拉伯国家。历史学家还记载,通过阿拉伯国家,中国与罗马早在公元166年就建立了友好关系。
  • 欧洲社会的近现代化进程,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阿拉伯一伊斯兰文明的注入而开始的。
  • 【中东史】阿拉伯伊斯兰史中的相关知识与名词解释
  • 所谓“中 东战争”是指1948~1982年间,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在中东地区进行的大规模战争,这是第 二次世界大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 贾天粒本世纪初叶的中国绘画史极为生动的一页记载了“民族化”一词,从而使画家们在这样的口号下彼此相互渗透和影响,少数民族题材作品成为画家崭露锋芒的一种强有力方式,以致后来使越来越多的展现少数民族风彩的画作不断涌现。
  • 回族的族源比较复杂。就构成的成份来看主要是阿拉伯人、波斯人和中亚人。就迁入我国的时间来看主要有两个时期:早期的是从唐初至宋末的五六百年间,从海上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商,最后留居在广州、泉州、杨州等地的阿拉伯人。
  • 要写这篇文章的诱因是这样的一句话:“探知该匪夙业挖煤者居多,诚恐开通地穴,暗攻入城。”
  • 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隔琼州海峡与广东雷褶皱半岛相望。现有汉、黎、苗、回等民族居住;三亚市(旧属崖州)涉临南海,是祖国南疆的宝岛之滨。其中三亚回族就生活在祖国南部美丽的热带宝岛之滨,有两个自然村,东邻三亚榆林港,西连天涯海角,附近有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公路交织,交通极方便。有悠久的生活习俗和罕见的传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