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冀中区及其他地区,回族穆斯林及伊斯兰教受到尊重,社会地位很高,在边区政府成立时,回回民族便获得了民族平等的地位,享受和汉族人完全相同的民主权利和民生幸福,不受任何压迫与歧视而能自由地向前发展。 红二十五军为迎接红一方面军北上,于1935年8月进入甘肃,在经过静宁、隆德、平凉等地的回民区时,他们了解当地回民群众的疾苦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情况,然后为部队制定了 "三大禁令,四项注意 ": "禁止驻扎清真寺,禁止打回族中的土豪,禁止在回民家中吃大荤;注意尊重回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注意用回民的水桶在井里打水,注意回避青年妇女,注意实行公买公卖。 "并召开大会,宣讲党的抗日主张和红军纪律,帮助回民群众劳动,从而受到回族群众的欢迎与拥护。
  • 中国各族穆斯林历来有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他们反对民族分裂,反对外来侵略,为保卫祖国的完整和统一做出过巨大贡献。 中国各族穆斯林这种爱国主义传统。在1937—1945年伟大的抗日战争中,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涌现了数以万计的抗日英雄。著名的冀中国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及其母,被朱德总司令誉为“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他所领导的回民支队及张风亭领导的渤海回民支队、白云义领导的安徽定远县二龙乡清真营,都是令日寇胆寒的人民子弟兵。中国穆斯林与其他民族人民一起,用血肉之躯筑成一道伟大中国的“新的长城”,在这场神圣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保卫了祖国,打击了日寇,贡献了自己的一切。
  • 十字军东征是指11-13世纪欧洲的封建主、大商人和天主教会,以维护基督教为名,向伊斯兰教国家发动的侵略战争。 大家将自己的衣服缝上红十字,因此参加东征的人叫“红十字军”,这次远征便叫“十字军远征”,它对伊斯兰教与基督教的关系具有长远的影响。伊斯兰教国家对十字军东侵的反抗战争绵延了200余年。 由于十字军东侵,西欧商火发了大财;同时,在客观上也使东西方的贸易联系有所加强,还促进了阿拉伯文化对西欧的传播。但是由于十字军的劫掠和暴行。东方的经济和文化却受到严重的打击。
  • 阿拉伯人是闪族一支,保持了闪族人的特征。阿拉伯语也是闪语的一个语支。阿拉伯半岛上的生活性质决定了他们免受非阿拉伯的闪族人的进攻及其闪语支的影响而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点。
  • 阿拉伯半岛是阿拉伯人的发源地,伊斯兰教的摇篮,它位于亚洲的西南部,三面邻海,西滨红海,南临阿拉伯海,东濒波斯湾和阿曼湾。当时阿拉伯人多在沿海一带经商,误认为其所在地四面环水,故称为岛,实际上是半岛。面积为三百多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 阿拉伯和中国的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很早就将中国和阿拉伯联系在一起。自7世纪中叶起,中国和阿拉伯经济
  • 文 韩有录我在高台西路军将士纪念馆一直抱着一种惭愧的心情,因为马家军中下级指挥官中有很多人是我家乡人、甚至与我们此行中的许多人有
  • [编者按]为客观记录和梳理2017年度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在中国历史学研究领域的特点和趋势,提高历史学的社会关注度,传播和弘扬中华历史文化
  • 蒙元时代东西交通大辟,在这种背景与条件下,穆斯林大批迁入杭州。本文在详细梳理中外学者关于元代杭州穆斯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移民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元代穆斯林移民迁入杭州的历史背景,探讨了元代穆斯林移民的身份变化。穆斯林移民的迁入,为杭州注入了一抹不同的文化色彩,同时也显示出元代杭州这座国际性大都市接纳外来移民的开阔胸襟。
  • 随着伊斯兰君主制国家逐渐走入历史,哈里发、埃米尔与苏丹这些在历史上如雷贯耳的称号越来越少能听到了,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范围,只留在了故纸堆中供后人凭吊,感叹伊斯兰世界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