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斯兰信仰是倡导和平的宗教,更是一种完美的生活方式,它对穆斯林的基本要求,就是崇拜真主、追随穆圣(愿主福安之),在此基础上,穆斯林更要不断行善、力求做一个优秀的穆斯林、优秀的人。优秀,是一种客观差异,泛指人某一特质突出与优异。伊斯兰的先知穆罕默德(愿主福安之)被视为世人的楷模,在穆斯林看来,他就是最为优秀的人,他为我们树立了最为完美、最为优秀的榜样,在这里,就让我们一起通过学习圣训,去学习伊斯兰信仰对于优秀的定义。
  • 民以食为天,饮食在人们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都要解决的问题;饮食是人和其它动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动物以饱腹而足,无虑明日。而人则不同,不同的人,对饮食的观点、规定,用餐方式等各不相同。增强食欲,促进饮食,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还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 提到穆斯林家庭,提到穆斯林妇女,有一个名字永远被后人传诵。海迪彻(公元555年-619年),穆罕默德圣人(愿主福安之)的第一位妻子,是圣地麦加一位品行高贵、财产富裕的女人。她不仅仅是穆圣(愿主福安之)的爱妻,更是穆圣(愿主福安之)完成安拉所赋予的使命、传播伊斯兰教的坚强后盾。从物质和精神上,她给予穆圣(愿主福安之)以巨大的支持。当穆圣(愿主福安之)接受安拉的启示传播伊斯兰时,是她首先响应、率先归信,并投入自己的全部财产以支持穆圣(愿主福安之)的宣教。
  • 大约在88年前,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他注定要对美国的种族不平等现象提出挑战。 他就是受尊敬的马丁·路德·金博士。 1963年,他在首都林肯纪念堂前的演说《我有一个梦想》,震撼世界,震撼美国,为消除现代种族歧视创造了历史。 虽然早在十九世纪美国政府就宣布终止奴隶制,但对非裔美国人的歧视从制度上和社会习惯上滞留在生活的每个领域,迄今不熄。 金博士及时地、猛烈地对这种丑陋的社会现象提出了挑战。
  • 西方文化中,存在诸多感恩某个人或某个群体的非宗教性节日,譬如母亲节、父亲节、祖父节、祖母节、劳动节、儿童节、妇女节等。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输出,以及商业元素的不断嵌入,很多西方节日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节日,纵然是在穆斯林国家,此类节日都已成为商业常态。诚然,我们无法否认这些节日的意义与影响,但是,作为穆斯林,我们必须明白,这些节日并不属于伊斯兰,不论是对于真主,还是对于穆圣(愿主福安之),抑或是对于任何个人,伊斯兰信仰都没有做出区别性的指示,没有要求穆斯林在某个特定的时间去表达感恩之情,更没有设立特定的节日去感恩某人。
  • 凡是提出平等思想的古代哲学家都被誉为开明和进步的思想家﹐从欧洲早期启蒙运动直到今日西方开放社会﹐人们所向往的最高理想是平等﹑自由﹑博爱。 平等被列为第一位的重要理想目标﹐但是﹐三百年来进步甚微﹐多数是表面文章﹐或象征性地树立几个典型﹐社会上不平等的现象到处存在﹐因此﹐平等仍旧是理想主义者的口号。
  • ​先知【愿主福安之】说:“体身‬中有一块肉,如果它好良‬,整个身体则好良‬;如果它坏了,个整‬身体就会着跟‬坏。它,是就‬心!”(两大圣训集)​伊玛目伊本·伊盖‬姆告诉我们,作‬为信士,一个的人‬心灵是否健康,从七件事上以可‬看出:​一、做什么事有都‬一个虔诚动的‬机:一切只为主真‬,不为他其‬;​二、心灵会不提断‬醒自己,让自向己‬真主饶求‬忏悔,归依主真‬;​三、心灵健康人的‬会惜如时‬金,可说以‬在珍惜间时‬方面,没有比更他‬吝啬的;​四、一旦始开‬礼拜,入进‬拜功状态,那么,一切俗世‬的烦恼忧就愁‬会被他抛到后脑‬了;​五、养了成‬每日诵赞念‬主词的习惯,如果天哪‬没有赞念,那么必会感怅到‬然若失,无比过难‬,堪比丢失钱财;​
  • 2020年的斋月已经过去8天了,今年的斋月非同寻常,清真寺的门已经关闭近100天了,我们见不到经常参加集体礼拜的教友们祥和的面孔,听不到互相祝安问好的色俩目,不能像往常一样,一起开斋,一起礼泰拉威哈拜,一起记念安拉,一起诵读《古兰经》,一起学习伊斯兰知识。我们不能像往常一样,一起礼五时的主命拜,一起礼每个星期五的主麻拜。清真寺的米哈拉布里没了伊玛目的身影和诵经声,明拜热上没了讲师的身影和劝善戒恶、传播教义之声…… 也许曾经有人嫌伊玛目领拜时念得太长,演讲太啰嗦。
  • 伊斯兰信仰规定,穆斯林要在这个月履行五大天命之一的斋戒功课。真主在古兰经中说:“信道的人们啊!斋戒已成为你们的定制,犹如它曾为前人的定制一样,以便你们敬畏。”【2:183】每一年,穆斯林都会翘首期盼莱麦丹斋月的到来。伊历八月,穆斯林群体都会组织专业人士进行看月行动,新月的确定与否,总会牵动无数穆斯林的心。此时此刻,我们同样期待斋月的到来,只不过,我们的心情除往常的兴奋与期待外,更会有些许的失落与恐慌。
  • 上世纪60年代,由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抗争的不断升级,整个世界处于核战争的边缘。为此,英国著名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写了一本书,叫做《人类有未来吗?》罗素先生在该书中严辞抨击了人类对权利与自身利益的渴望,以及这种渴望给世人带来的种种灾难。罗素指出,灾难面前,每个人都会恐慌,甚至会惊慌失措、失去理智,隐藏在人心深处的负面因素,都会在这个时候碰涌而出。现如今,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现代人从未经历过的全球性灾难,人心的漂浮与惶惶已是常态,而某些穆斯林对待这场病毒的不理性态度与方式,也让整个穆斯林群体饱受诟病。作为穆斯林,我们必须明白,这场病毒是源自真主的考验,一切都是真主的前定。然而,我们也要明白,如果这场考验依旧无法唤醒沉睡的我们,依旧无法让我们回归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