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后期,青岛河入海口的青岛口(今大学路)商旅往来形成市镇,纵横十几条街巷从青岛河延至湖南路。1898年3月6日中德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德当局在原青岛市镇中心地带建了第一邮政代理处。在这所邮政代理处前修了常州路,常州路是“E”字形,一竖三横都叫常州路,十分罕见。20世纪20年代,回族同胞来青岛,初将河南路58号作为穆斯林礼拜处。1928年何、乐二兄弟由山东东平来青做生意定居,成为早期的青岛回族穆斯林。1929年,西北军阀回族穆斯林,马福祥出任青岛市长,其部下,随员、士兵家属中的部分回民落籍青岛,马福祥就购买了常州路9号原德国邮政代理处,改为清真寺,将原建筑改建,可容纳100人同时做礼拜。当时的阿訇为曹耀先,抗日战争前后,又有部分商人从北京、天津等地来青开设珠宝、古玩和其他商行。[详细]
  • 兰州西关清真寺原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客寺”,属省级重点保护文物之一,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1967年被拆毁,1990年4月新寺落成。建成后的西关清真大寺,成为甘肃各民族穆斯林团结的标志和象征,作为兰州城市特色文化的一个地标,它是任震英规划大师贡献给兰州这座城市卓著建筑之一。了解、认识兰州西关清真寺的过去和现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努力做好有益于未来的工作,意义重要而深远。[详细]
  •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洪水泉村的洪水泉清真寺建于明永乐年间。据洪水泉清真寺的教长马青林介绍,洪水泉清真寺总体建筑布局由照壁、山门、邦克楼、礼拜殿、学房及寺院组成。[详细]
  • 我自认为是儒家知识分子,却似乎与伊斯兰教十分有缘。小时候因为随父母支边,在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读书,结识了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其中最多的是回族,也参观了西北的很多清真寺。大学毕业后,回到镇江润州工作。一段时间,也曾分管过润州的民族宗教工作,加上国家对“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我更加关注中东国家,关注伊斯兰教,也因此结交了很多镇江的回族朋友。因为对伊斯兰教感兴趣,如有机会到外地去,我总会去看一看当地的清真寺。这些年来,我去过北京牛街礼拜寺、泉州清净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等。尤其是2015年,妻子到埃及孔子学院任教,非常有幸的是,我得以去埃及探亲。在埃及我不仅看到了从小向往的金字塔,更在开罗这座千塔之城看到了众多的清真寺[详细]
  • 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湖北武汉迅速蔓延至全国,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面对刻不容缓的疫情防控形势,西宁市东关清真大寺心系疫情一线群众,高度关注,积极开展防控疫情工作,以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尽绵薄之力。由于城东区地处西宁东大门,是航空、火车、省内外公路运输的集散地,防控责任大任务重,为此,东关清真大寺民管会在做好本寺疫情防控的同时,向城东区各清真寺和穆斯林爱心人士发出向城东区疫情防控工作捐款的倡议,第一时间各清真寺和爱心人士积极响应,踊跃捐款,东关清真大寺带头捐款100万元,其它清真寺捐款110 8万元,穆斯林爱心人士捐款75 7万元,累计善款286 5万元。此项善款于2020年2月6日通过区红十字会向城东区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了捐赠活动。[详细]
  • 该寺始建于明朝中叶,距今已有4O0多年历史。清朝咸丰年间名河暴涨,寺院毁于一旦。大水过后,洛阳市回族群众齐心协力,资助巨款,使重建寺院气势更为恢弘。
  • 寺始建于1928年。当时全坊仅有40余户,人口不满三百,经几位信仰坚定的老人倡导,教众们一致赞同,自立更生、聘请知名大阿訇,建立了伊黑瓦尼新坊。1929年初步修建了南北讲堂及水房。1941年修建大殿3间,1942年又增修大殿3间,并建殿后的望月楼,全部铺设地堂板。“文革”时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落实,维修了寺院,聘请了阿訇,群众过上了正常的宗教生活。
  • 该寺为宜阳境内唯一的清真寺,明朝末年由西北穆斯林商人资助兴建。清代多次修缮。大殿面阔3间,砖木结构,咸丰年间(1851—1861年)由米长春阿訇主持重修。198O—1993年先后重建3男1女4间沐浴室,1间门楼,5间阿訇起居及讲经室,并于大殿北侧建女寺3间。全寺占地面积约1.8亩,总建筑面积约396平方米。
  • 汉口清真大寺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口民权路邮编:430021该寺原名广益桥清真寺。据宣统元年(1909年)该寺所刻石碑记载:雍正年间查产建造。...
  • 常德市清真寺地址:湖南省常德市东门外民族街邮编415003现任教长:马道美常德市现有回族、维吾尔族穆斯林4万多人,是湖南穆斯林居住较为集...
  • 怀圣寺又名狮子寺,俗称光塔寺,是中国四大古代清真寺之一,也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清真寺建筑。被列为广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南宁清真寺地址:广西南宁市新华路25号邮编:530012现任教长:张存诚南宁清真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唯一的一座清真寺。该寺创建于清顺治年...
  • 该寺距三亚市区约6公里,与三亚凤凰民用机场毗邻。始建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据明万历《琼州府志》和清初《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记载,回民先祖约在宋元之间从占城(今越南平定省一带)“携家驾舟而来,散泊海岸。”聚族而居,后演变为国辉村,取重振回族光辉之意。寺原系砖瓦结构,后修建为水泥钢筋结构,建筑形状为八角形。后被毁。1982年重建。1986年香港穆斯林捐人民市30万元再次扩建。
  • 该寺为全国著名清真寺之一。始建于明洪熙元年(1425年)。清雍正、乾隆年间重修,道光初年扩建,成较大规模,有重建寺碑记其事。咸丰六年(1856年)“雨辰之变”,昆明回族惨遭清军尽屠,该寺亦被毁。光绪六年(1880年)教众集资重建。1927年扩建礼拜大殿。1979——1982年政府拨款数次修葺扩建。
  • 新城村回族自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拨营上大庄、后由大庄搬迁回新城至今。清真寺始建于1913年,占地面积约1亩,礼拜大殿为土木结构,建筑面积15O平方米。全寺建筑面积35O平方米。辖教民1O8户,562人,均为回族。本坊有阿旬15人,满拉15人,学董5人,藏有《古兰经》90本。本坊朝觐哈吉纳忠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