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何时从阿比西尼亚回来的?

2024-06-06 浏览: 来源: 徐显伟阿訇|0

穆斯林何时从阿比西尼亚回来的?

历史学家一致认为,穆斯林曾经两次迁徙阿比西尼亚,伊历九年全部归回到麦地那。实际上这是事实的一部分。整个事实真相是,人们是分好几批回归的。现在可以确定的至少是三批。

第一批很早便回来了。那是在迁徙大约两年后,即先知为圣的第十三年初。

温姆·赛莱默有关阿比西尼亚传述末尾的那句话证实了这一说法:“直到后来我们投奔安拉的使者,他当时还在麦加。”这明确了回麦加的时间。另外,伊斯哈格的传述里说得更细致:“温姆·赛莱默说:‘然后,我们在哲阿法尔那儿便住下了。后来有些人回麦加了,有些人则安居下来。’”。

包括温姆·赛莱默与艾布·赛莱默两口子在内的一部分穆斯林回到麦加,而另一部分则留在阿比西尼亚安居了很长时间,对此,我们即将细说。

我们查阅了从麦加到麦地那迁徙运动的N个记述,发现其中不乏有曾经迁徙到阿比西尼亚的部分迁士参与其中。即从阿比西尼亚返回麦加后又转移到麦地那。这些人有温姆·赛莱默与艾布·赛莱默两口子——他俩从麦加迁徙麦地那的故事众所周知。印证这个事实的还有欧斯曼·本·麦祖欧尼,他是归真于麦地那的迁士之一。这就意味着他是最早回麦加的,然后他又很快加入了迁徙麦地那的队伍。欧斯曼·本·阿凡同样是携带使者的女儿卢格亚从麦加迁徙到麦地那的。伊斯哈格记载了33位从阿比西尼亚回来再迁徙到麦地那的人员名字。遗憾的是这个传述缺少传递线索。真主至知!

托靠真主,我们即将根据圣训列举回归麦加期间这些人身上所发生的事情。

至于他们为什么返回麦加?很可能是因为听说了(先知与麦地那人)达成了“阿格百”之约。

我们为什么提出,这次的返回是在先知为圣的第十三年年初?众所周知,首次阿格百之约正好是先知为圣的第十二年年底达成的。这样人们便可以安居到下一个迁徙之地——麦地那。他们是在这种情况下回到麦加后再次受到了伤害的。实际上自从曾经庇护他的艾布·塔里布归真以后,艾布·赛莱默·本·阿布都·阿萨德在从阿比西尼亚第一次回来时,已经找不到人庇护,人们归回后又遭到打击,于是人们决定迁徙麦地那。那应该是达成第二次“阿格百”之约的前一年。正如伊斯哈格的传述记载的那样:“他说,圣门弟子中最初迁徙到麦地那的是古莱氏部落中的白尼·麦赫祖穆人:艾布·赛莱默·本·阿布都·艾赛德·本·黑俩里·本·阿卜杜拉·本·欧麦尔·本·麦赫祖穆,人们称他阿卜杜拉,他是第二次阿格百之约的前一年迁徙到麦地那的。他原本从阿比西尼亚回麦加投奔安拉的使者,却遭到了古莱氏人的迫害。当他得知辅士们加入了伊斯兰,便迁徙麦地那。”
这段传述说得很明白:第二次阿格百盟约的前一年,即第一次阿格百盟约达成后不久,艾布·赛莱默便迁徙到麦地那,这也意味着,他是这个时间点回到麦加的。如果真主意欲的话,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这段时间。

事实上,这就是第一批回麦加的人。

至于说第二批回麦加的人,是在听说了使者已经从麦加迁徙到麦地那以后,直接追过去了。

阿伊莎传述,先知说:“我梦见了你们迁徙的家园在两个熔岩地之间,生长有椰枣树。”于是,人们朝着麦地那的方向迁徙,迁徙到阿比西尼亚的人全都回到麦地那。
这段传述提到了迁徙到阿比西尼亚的人“全都”回来了。实际上他们是在先知迁徙麦地那之初回来的。因此,我们才能看到,麦地那早期的圣训传述中有许多早年迁徙到阿比西尼亚迁士的名字。象有关白德尔与吴厚德以及其他战役的传述。例如:祖拜尔·本·阿瓦穆、阿卜杜拉·本·哲哈史、阿布都勒哈曼·本·奥夫等等。阿卜杜拉·本·麦斯欧德回来的稍微晚一点,但还是赶在白德尔战役之前追上了他们。因为他在另一段传述中说:“后来,阿卜杜拉·本·麦斯欧德匆忙回来,最终还是赶上了白德尔战役。”(艾哈迈德、托布拉、艾布·达吾德)这里的“匆忙”是相对在阿比西尼亚居住到伊历9年才回来的哲尔法尔他们而言。“最终还是赶上了白德尔战役”一句,是说明他在即将开战时迅速赶到白德尔的,即伊历二年,而非伊历元年。

至于第三批,他们一直住到伊历六年年末或者是伊历九年年初,由哲阿法尔亲自领队,带领妻子阿米丝的女儿艾斯玛、艾布·穆萨·艾诗勒耶等圣门弟子一同归回。正如伊斯哈格记载的那样,最后这一批仅有16个男迁士,还带着约4位妇女、5个儿童。看起来,他们中的一些人会不时地去麦地那。

这些都是第二次迁徙到阿比西尼亚的迁士。他们雄心壮志捍卫宣教大业,并确保有一个永恒的中心来承载伊斯兰。无论是回归到麦加或者回迁到麦地那,都是取决于具体的情况和遵循先知的嘱托。我相信,这一切都是在使者的指导下有序进行的。因为先知的圣训中根本没有责备任何人回来晚了或者回来早了。先知的沉默肯定是对于这种行为的默认与赞许。这些回归都是有策略的,有预判的,尤其是在第一次从阿比西尼亚迁徙回来遇到问题后。第一次迁徙回来,人们经历了许多困难,那是在回归前没有澄清事实造成的后果。穆斯林善于总结经验,从所有标准来看,第二次回归是成功的。

我以阿卜杜拉·本·哈勒斯的乐观愿景完美地结束这个话题。阿卜杜拉是最早迁徙阿比西尼亚的迁士之一,他以一种渴望的激情,以大爱的精神、以神圣不可侵犯的口吻,用诗歌叙述了穆斯林在那个时期的生活。而且鼓励穆斯林放弃那个令人受伤心的地方。安拉的大地是宽阔的,任人迁徙。

阿卜杜拉·本·哈勒斯引颈高歌:
骑乘的人呐!
你们快些替我传信
把它传给
每一位渴望传播安拉正教的人
每一位受到麦加压迫的仆民
每一位悲伤的安拉仆民
每一位经受了严峻考验的仆民:
我们发现
安拉的大地广阔无边
它让人摆脱屈辱与卑贱
它让人摆脱艰辛与苦难
不要在没有安全感的地方
屈辱地活着
耻辱地死去
我们是追随安拉的使者的人
他们则摒弃先知的言语
他们偏离了公平正义
主啊!求你惩罚作恶多端的人吧!
我时常求你护佑免遭他们的不义
我焉能遭受他们的侵袭?!

我们认为,阿卜杜拉·本·哈勒斯在自己的诗歌里,号召穆斯林们效法他,鼓励人们离开那个受人欺负的地方,迁徙到一个没有伤害却又能够让人安心拜主的地方,哪怕是基督教徒的国土,就像是我们的现在这种情况。如果我们考虑到他呼吁穆斯林离开的地方是麦加,而且真主的使者那时还在麦加,那么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阿卜杜拉·本·哈勒斯在阿比西尼亚所享受到了舒适与惬意,以至于他呼吁穆斯林们离开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离开最尊贵的先知,至高贵的被造物。主要是想给他们有充足的机会崇拜安拉而不受到伤害、不受人欺负。

这是对于迁徙(移民)的新视角,希望它可以帮到来自西方和东方穆斯林社区的一部分兄弟姐妹们;特别是那些只是为了找一个安宁的地方崇拜安拉的人,特别是那些一心想摆脱不义者强加于他们苦难的人。因为这些人在原籍国受到了可能被迫脱离教门的折磨。最后一点将带我们去讨论非穆斯林国家的穆斯林社区的特殊情况,它也是接下来即将讨论的内容。

Copyright © 穆斯林在线2005-2024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青(2022)70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