讣告:穆文祥阿訇于2020年7月22日在西宁奉命归真享年91岁
分享到:
2020-07-22 10:22:03 【来源:书生】 点击:

吊念穆老


“讣告:穆文祥阿訇於2020年7月22日在西宁奉命归真,享年91岁。

定于7月23日响礼时在兰州西关清真大寺举行殡礼。        

穆文祥阿訇曾在哈密阿訇,高家庄阿訇,韩成元阿訇、买成章阿訇,马守庆阿訇等知名阿訇门下学习伊斯兰经学,22岁穿衣,先后在青海、陕西、山东、甘肃等地清真寺开学任教,学识渊博,桃李芬芳,备受各地穆斯林群众尊敬和爱戴,是青海德高望重的著名阿訇,为弘扬正教作出了杰出贡献。”

也许,一位耄耋老人的去世,谈不上悲痛欲绝,更何况,作为信士,应该坦然面对前定,情愿我们身边离去的每一位亲人或人物,无论大灾大难还是风吹灯灭都念一句“来自真主,最终归主。”

所以,当兰州老穆阿訇归真的消息通过快如闪电的网络传递到我的眼晴时,我并没有像这些年如马守明、丁吉惠、艾米尼(马旭东)等我同样喜欢的年轻阿訇去世时的震惊和悲痛,很平静的接受了这个现实。




只是感到意外的是,在17天前,7月5日黄昏时分,在西宁一个叫凯旋广场的的小区新开的家宴里,老人家和亲戚们在吃饭,被一些亲人儿女花团般簇拥在中间,依然那么和蔼可亲,虽然眼中已经无光但还能认出我,只是很憔悴剩了骨头一把,说了色俩目,没想到那次邂逅又成了永别。

每当一名老阿訇去世,朋友圈的仆告就会刷屏,他们皆以离世的方式才得以最后“红”一把,似乎阿訇的“著名”是今天的讣告引起的似的,甚至更多的普通民众不太清楚生于西宁晚年定居着一位这样的“大阿訇”,不知道他的全名叫“穆文祥”,经名更是陌生,关于这位大阿訇的生平事迹的文字少的可怜,甚至朋友圈里找到一张他的遗照估计都很难。

倒是一些知情者比较清楚一些他和其他一些阿訇的亲戚关系,民和尕布老人家的女婿,长庆的“挑担”,后来极端的不得了的那个“呼德”的丈人等。

奈何终须谢,遗留弥香满人间。

朋友圈里的只言片语如何能说明这位老阿林跌宕起伏的一生和人们对他的评价以及功过是非。

如果能以最简单的方式总结:一位学者,开了一辈子学的阿訇,最早的宣教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修士,老人家是老阿訇中思想很开阔和先进的人,开学经历丰富,到处都有他的足迹,一生因支持女子教育和出国留学等当时看来“大逆不道”的事而受到顽固极端派的攻击和诟病,他是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几个女儿的父亲,听说老人家没有留下后人(儿子),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十年前,他仅仅将自己一些价值一套住房的钱捐献给了兰州李家湾清真寺作为永久的“瓦格夫”。

记得2003年临夏马希庆阿訇去世时,万人的葬礼上,是他老人家在代表西北地区的穆斯林和亡人成千上万的弟子在演讲,当长庆阿訇去世时,一位西宁的阿訇说,如果葬礼上还有一位同级别的老阿訇能以瓦尔兹的形式总结长庆的一生或者有资格站“殡礼”的话,非穆文祥阿訇莫属。

如今,老人家本人以透支的生命领悟、诠释了信仰并光荣谢幕。

是的,阿訇爷的离去,我不过分表达悲伤。

但我知道,这位老人此去,这个世界便少了一种力量,一种叫做“平淡”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春风化雨,这种力量是润物无声,这种力量能于无声处闻惊雷,这种力量可以穿透人的心灵,让我们这些后生阿訇在许多暗夜检讨自己的浮躁。

我们需要伟大的歌颂,深情的回忆,也需要鲁迅般《为了忘却的纪念》,期待和呼唤有更多翔实全面和理性的纪念性文字出来,让后人铭记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阿訇——穆文祥。

正如今年杨绛先生去世,那位沉寂了几十年的百岁老人,被成千上万的陌生人以各种方式悼念时,从前尘往事到片语只言,微信朋友圈被杨绛刷屏时,著名作家李岩冷静的写道:“杨绛去世,纪念文章在朋友圈刷屏,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毕竟能在相当大的范围内播下一颗文化的种子。稍稍遗憾的是,浇灌这些种子的,往往是一碗碗浓稠的鸡汤,闻起来满园香气四溢,但真长不出几株苗来。”      


   ——书生于西宁

 
悼念穆文祥阿訇

老安

穆阿訇和我仅有几面之交,虽然彼此不是很熟悉,但通过几次的交流,我们有很多的共同点和一样的认知水平,聊的效果非常好。给我的感觉是,他是一位慈眉善目、谦虚又加、虔诚敬意的一位阿訇!

根据聊天知道他为教门奋斗了一生,竭尽全力为教门做了努力和服务!

他的归真是我们民族的损失,也使我们失去了一名好阿訇!

愿真主饶恕他的罪过、恩赐他来世的容易和吉庆、擢升他的品级!阿米乃!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讣告 穆文祥阿訇 穆文祥 西宁 归真

上一篇:内分泌科专家——马明福
下一篇:马研科老师简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