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在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的高山峡谷间,是中国撒拉族的绿色家园——循化。撒拉族、藏族、回族、汉族在这里同生共荣;伊斯兰文明、佛教文明、儒家文明在这里相交相融,构成了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明画廊。
八百年前,撒拉族先祖尕勒莽和阿合莽率领族人征程万里,来到黄河岸边一个叫街子的地方,为一个民族的新生探寻到生命泉水和永驻的乐土。动人的传说,如汩汩流淌的驼泉清水,定格了撒拉族的集体记忆。
撒拉族祖寺—街子清真大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和谐寺院”。和谐是它的名片,包容是它的胸怀,开放是它的气度。
图片
图片
被撒拉人视为民族瑰宝的旷世经典——《古兰经》,不仅是世界上仅存的三部手抄本之一,也中国最古老,最完整的《古兰经》手抄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手抄本《古兰经》见证了撒拉族与藏民族之间的深厚友谊,凝结着十世班禅大师让《古兰经》回归撒拉乡的心血。
图片
图片
由班禅大师先祖文都萨迦昆氏家族建造的藏传佛教寺院——文都大寺,被藏族群众授予“吉祥法轮洲”,是循化地区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几经焚烧,几度修复。占地150亩的大寺依山而立,佛殿气势咄咄,经堂行宫精致落落,庭阁塔碑层次叠叠。700年古寺扛起弘法传教的重担,放大先人的精神智慧,燃放一枚枚和平的璀璨烟火。
图片
图片
公伯峡的悬崖峭壁上,庵古录“拱北”凌空半悬。关于它,世居于此的各民族间流传着一个神话传说,故事有着同一个主人公、同样的神奇经历,却有着完全不同的诠释。撒拉族、回族等穆斯林民众间,流传着葬于庵古录拱北的先人舍伊亥显迹的故事。同样的故事在藏族、蒙古族等民族那里,却变成“阿米夏吾”的神奇传说,传说中融进了他们虔诚的信仰。
图片
庵古录拱北亭基用铁链系在1500米高的悬崖峭壁上,巧夺天工。厅内木制厅墓庐上覆盖着多层写有阿拉伯文的绸布;亭外随处可见写有阿拉伯文的清真言,和印有藏文六字真言的经幡;亭脚下的山梁上,横架三间四角翘起的卷棚式过亭,信徒们在这里诵经礼拜静修。
图片
图片
庵古录拱北是不同宗教信仰相融一地的奇特景观,体现了循化这方土地的包容,印证了共生共存的人文和谐理念。
图片
道帏乡虎头山脚下的古雷寺富丽堂皇,庄严肃穆。五名闻名遐迩的格西“拉然巴”高僧在这里横空出世,喜饶嘉措大师便是其中之一。
喜饶嘉措大师是精通佛学教义、明通学术真理的佛界泰斗;他是被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称誉的“爱国老人”。
图片
建于古雷寺旁的喜饶嘉措大师纪念馆是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青海省文物保护单位、青海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8年9月2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中国佛教协会、中共青海省委统战部主办的“喜饶嘉措大师爱国思想研讨会”在西宁召开,与会的5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僧大德、专家学者,缅怀大师爱国思想和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图片
红光村,是全国唯一由西路红军修建的村庄。原名赞布呼清真寺的红光清真寺,也是由西路红军设计、建造而成的,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级宗教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宗教界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寺院。
图片
在这古色古香的建筑中,随处可见西路军隐藏的“红色密码”,红五星、镰刀、斧头、红领章、“工”字、“十”字等象征革命的符号被烧制在砖纹里,镶嵌在清真大寺殿屋脊,那是红军战士留下的“革命信念没有丢、胜利之光在前方”的铮铮誓言。
图片
红光村清真寺内建起了“中国工农红军红光清真寺西路军纪念馆”,那是全国唯一设在清真寺内民间自发修建的红军纪念馆。
图片
清水河东清真寺,因镂浮精雕、栩栩如生而闻名遐迩。后殿两壁分别由回、汉匠人雕琢而成;左边用阿拉伯文刻就的经文小字藏匿于花枝间,右边则隐约显现棋、琴、琵琶等彰显汉族文化特征的乐茗器具,花纹玲珑剔透,令人叹为观止。图片
这座集汉式建筑、藏式建筑和伊斯兰建筑文化风格的建筑群,处处暗含民族融合的历史印记。不同民族的文化符号在精美的木雕里相融成趣,细小的楼塔“纹身”是各民族交流的密语,坚固的基石是各族儿女携手并肩的见证。
图片
图片
图片
修建科哇清真寺时,留下了一段藏族人鼎力相助的佳话。据传,光绪年间科哇寺曾遭土匪袭击,夕昌沟寺院的僧人们倾寺而出,帮助撒拉人共抵外辱,科哇清真寺免遭浩劫。民国十七年,军阀马仲英,扬言要烧掉夕昌藏族嘛喇寺院。科哇撒拉群众派去上百名壮丁前去援助,夕昌寺院幸免于战火。撒拉族和藏族援手护寺的义举,刻进了两个兄弟民族世代友好的记忆中。
图片
无独有偶,张尕清真寺的青砖乌瓦也见证了两个民族携手相连的深深情谊。清真寺为汉式建筑,吸收了藏式装饰手法。
图片
民族团结是循化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建设美好生活、赢得长远发展的“制胜法宝”。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循化各族儿女迎着新时代的朝阳,携手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征程。
上一篇:发现“醉美”海东 2020中央媒体海东行采风活动启动
下一篇:率先在清真寺里给学生教授汉文的阿訇——记经学大师虎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