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回族学会会长、云南回族研究会名誉会长高发元在吕合回族文化馆成立研讨会上的致辞
对吕合回族文化馆成立表示热烈祝贺,赞扬这是吕合回族社区保护和传承回族文化的重要举措,是社会全面了解回族不设防的窗口。高会长指出:世界穆斯林民族一般先有族后有伊斯兰信仰,回族也许是唯一与伊斯兰信仰与生俱来的民族。伊斯兰教与回族的关系如同灵魂与肉体的关系,灵魂离开了,肉体就不复存。所以,回族对伊斯兰教感情至深,这可以理解,但应该知道,回族作为民族除了宗教信仰,还有同样重要的文化——回族文化。
什么是回族文化?回族文化不等同于汉文化或伊斯兰文化,也不是这两种文化的简单相加。回族文化是以汉文化为生存土壤,以伊斯兰信仰为终极价值取向的文化,汉文化和伊斯兰文化同为两种体系完备高度发展的文化。由这两种文化融合形成的回族文化内函丰富,特色鲜明,适应能力极强,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克服有的地方重宗教建设,轻文化建设,重宗教展示,轻文化展示的现象,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加强回族文化研究和建设,树立新时代回族自信,开放,包容的新形象。加强回族文化研究和建设,要形象化,看得见,听得到,摸得着。为此,他提出三点意见和建议。
一、要加强回族社区文化建设,在回族社区不光有清真寺,还要有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不光听见诵经声,还要听得到音乐声,“学者的墨汁甚于殉道者的鲜血”要像重视宣教者一样重视回族文化工作者。
二、加强回族史志的编撰。史志是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主要方式,有前人编撰的二十四史等史志,我们才知道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并为之自豪。多年来,云南已编撰省、州(市)、县(市)、乡(镇)、村及村民小组史志二十多部,结束了云南回族有史无书的历史,功莫大焉,但还有很多空白,仍须努力。
三、加强回族历史人物的研究和宣传。云南对国家对人民作出重要贡献的回族人物比比皆是,灿若星辰,如为保卫边疆,建设边疆,巩固国家统一作出不朽贡献的元代杰出政治家、咸阳王、云南首任平章政事赛典赤,以及明代开国功臣、黔宁王、云南首任总兵官沐英,为世界航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的伟大航海家郑和,反抗封建帝制的人民英雄杜文秀,为伊斯兰教中国化作出重要贡献的马注、马复初、马联元,为现代中阿文化交流做出开创性贡献的马坚、纳忠、纳训等等。他们是回族的优秀代表,应该给他们树碑立传:为他们每个人写一本传略,立一块碑(墓茔),建一个纪念馆,让他们精神世代相传,永垂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