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位师长及同仁的帮助和支持下,海俊亮先生主编的《民国报刊河南回族史料辑录》一书,已通过有关专家评审,列入“国家民委‘十三五’时期全国少数民族古籍重点出版项目”和河南大学编纂的《民族地理丛书》 ,现已出版发行。
六年多来,编者分赴北京、南京、西安、银川、兰州等地遍寻史料,采集大量第一手资料。书中既有上述城市各图书馆所藏《月华》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刊》 《突崛》 《伊光》《人道》《清真铎报》等久负盛名的报刊,也有从古籍收藏者手中寻觅的河南刊行的《开宗月刊》《驻马店回教会成立 特刊》《回声月刊》,以及河南省防空委于 1940 年发回民战地服务团的《公函》 、博爱西关马仁轩于 1913 年穿衣挂幛时的《出学幛序》 、怀庆府回族商人庞三盛发往全国各地的“西安清真老店”之《信函》等,甚为珍稀,亦属首次公布。
本书所载内容,除个别杂项外,均为民国时期见诸报端 的史料。全书所涉及的报刊达 70 多种,经逐条梳理、谨慎 取舍,编辑了这本上中下 3 卷、 176 万多字、 1400 多页、 2000多条消息的史料辑录,并配有一些珍贵的彩色图片。本书分人物、事件、阿訇·教务、启示·信函·呈文、文化·教育·体育、公益·慈善、调查·游记、团体·抗战、特殊消息(红色消息和日伪消息)、文学·杂项、史略概览、人物述评、 公权诉求、综合论著、域外风情等 15 辑 24 个部分。每部分既相互关联,又独成体系。如人物方面,包括《尚希贤阿衡 赴许履新》等 400 多位阿訇的有关信息,成达师范、陇东师 范及《回教知识青年介绍》等 200 多位大学生名录,《黄埔军校六分校第十五期六总队(回教大队)题名录》所载奔赴抗日前线的河南籍 315 名军校生,以及中国回教公会和中国回教救国协会河南省分会、县市支会、乡镇区会及战时服务 队等领导人员 730 多位;全书共涉及人物达 3500 多位。再如报刊方面,河南的回族人在省外所办刊物,有白寿彝先生曾主编的《月华》 《清真铎报》 《文讯月刊》等,有庞士谦先生曾主编的《月华》《月华周报》等,有博爱闪克行先生等编辑的《中国回教救国协会会报》《回教文化》等。河南人在本省所办报刊,有陈松坤先生在开封创办的《国医月刊》,驻马店回教会创办的《开宗月刊》,白寿彝先生在开封创办的《伊斯兰》,中国回教协会豫北各县联合支会在新乡创办的《回声月刊》等。河南的回族人在这一时期所办刊物,高于全国所办报刊的平均水平。
读史使人明鉴。阅读这些史料,可更加清晰地了解先辈们所表现出来的大智慧。如在增强国家大局意识方面,“七七”事变后,日寇在华建立了“伪满洲国”等,又以建立“回教国”为诱饵,诱骗回族坠其圈套,以实现其全面侵华的目的。面对日寇种种利诱,回族人没有上当受骗,而是以国家大局利益为重,揭露日军的罪恶阴谋,如《西平县组织宣传队赴各地宣传》《唐河明德小学努力抗敌宣传》等。再如增强爱国主义意识方面,回族人挺身而出,以生命为代价抗击日寇。抗战时期,在敌占区活跃着一支由回族群众组成的特殊抗战组织——回民战时服务队,他们往前线运送物资、抬回伤员、侦探情报,有的则直接参加对敌作战,如《固始回民五壮士杀敌受荣》《南阳回民忠勇杀敌》等;据记载,仅 1941-1942 年,河南就成立了 15 支回民战时服务队,队员达 2867 人,在全国的回民战时服务队和队员数量,均为第一。 其中,方城战时服务队达 660 人,南阳战时服务队达 800 人之多。
在对这些史料进行梳理的过程中,为便于阅读,编者在各章节前加了导语,并对其中一些重要内容加了注释。如《黄埔军校六分校第十五期六总队(回教大队)题名录》中有白敬寅先生的记载,编者在注解中对长期战斗在隐蔽战线的白敬寅烈士生平予以简单介绍,便于读者了解这位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回族抗日英雄的传奇经历。另外,对原文中阿语音译、波斯语音译词汇及宗教术语等,也加注说明。全书所加导语及注释等达 6 万余字。
该书不仅可作为回族和伊斯兰文化研究者参考,也为广大回汉族读者了解民国时期回族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史料。
该书由中国民族学会回族学分会副会长、河南大学回族研究所所长艾少伟教授及中国民族学会回族学分会副会长、河南省研究回族和伊斯兰教历史的学者宛磊教授作序并推 荐,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上中下三册,共 176 万字), 总定价 380 元(八折优惠,开票九折,均包邮)。购书可直 接与李晨光先生联系,电话 15978725979,微信即电话号码, 邮箱:hnjzlcg@126.com
上一篇:2020年青藏铁路集团公司春运今日启动 春运预计发送旅客165万人
下一篇:中国电信西宁分公司“疫情期间营业时间调整温馨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