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赫瓦尼在西宁的倡兴发展
分享到:
2018-07-27 09:31:26 【来源:】 点击:

伊赫瓦尼的创传人马果园(1849-1934),名万福,经名努海,东乡族,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果园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朝觐毕由海路入广州后,他即开始宣传“凭经立教”的伊赫瓦尼主张。但在1918年前的20多年中,他的传教活动并不顺利,阻力极大,以至甘肃提督马安良下令要他停止传教,离开甘肃。到新疆后又被新疆都督杨増新以“宗旨不正”名义拘留。继之又在新疆、甘肃两方面当局都拒绝接纳、推来推去,最后被勉强由新解甘。就在被押送去兰州的这种命运的关键时刻,其三子马遇明奔赴西宁,向马麒求助,马麒遂密令部下在永登沙沟将果园劫送西宁。从此马果园父子推行伊赫瓦尼有了靠山,马果园父子便在马麒、马麟兄弟的大力支持下,以西宁为中心,将伊赫瓦尼的主张布散于西北乃至全国各地,使伊赫瓦尼由艰苦初创阶段进人倡兴发展阶段。

西宁东关大寺是伊赫瓦尼倡兴发展的中心基地,1922年5月成立于该寺的“宁海回教促进会”是伊赫瓦尼倡兴发展的中心组织。1923年宁海回教促进会公推马麒为会长,马俊(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教长)、马果园为副会长,正式拉开了伊赫瓦尼倡兴发展阶段的序幕。此后便通过两种主要方式传播伊赫瓦尼。一是通过马果园亲自在大寺讲瓦尔兹,宣传伊赫瓦尼主张等,吸引西宁地区的知名阿訇和伊斯兰教人士支持或改信伊斯兰教。二是通过大力提倡经堂教育,培养出一批批懂得伊赫瓦尼经学的阿訇,再以宁海回教促进会的名义将他们派往各地清真寺,在那里推行伊赫瓦尼主张。《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志》载:“西宁地区的一些知名阿訇,如尤奴斯、尕ト、北沿、尕果干等,经常慕名求教,不仅大カ支持马万福的传教活动,而且积极宣扬伊赫瓦尼主张。与此同时,马万福还争取了不少西宁地区的伊斯兰教上层人士,如古铭瑞哈志、依ト哈志、斯麻乃哈志、毛头哈志、沙里海阿訇、韩家阿訇等,他们都纷纷改信伊赫瓦尼。”

除西宁东关清真大寺这个中心基地之外,在1919年至193年间的10多年中,马果园还受马麒的派遣先后在湟中的邦巴、鲁沙尔和化隆的群科等地的清真大寺内开学讲经,使这些清真寺也成为了伊赫瓦尼的重要传教基地。

这样,在短短的10多年中,马果园就有了一大批忠诚的弟子。其中有后来被称为伊赫瓦尼新十大阿訇的马禄(字祥臣)、马顺天、马得宝、马云、尕张八、海必阿訇、大八哥、马哈比布(撒拉族)、韩尤奴斯(撒拉族)、马遇真;有后来在甘、青两省各地开学的马果园的4个儿子(马遇真、马遇道、马遇明、马遇德)和马世荣、马德庆马永庆、马受庆;有后来在同心知名的虎嵩山,吴忠知名的郭四高,上海知名的马广庆,湖南知名的李仁山,云南知名的马阿訇,汉中知名的袁阿訇,新疆知名的丘兰田,甘肃知名的古亥比哈志、马顺天哈志等。此外,著名阿訇王静斋、马良骏、萧德珍也在20世纪30年代著书立说,言传身教,支持马果园,倡兴遵经革俗。

伊赫瓦尼在西宁的倡兴发展,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在马麒、马步芳主青时期的大多数教长也有不可磨灭的功绩。如1914年至1916年的教长马维世(赛子沟伊玛目,河州八坊人,河州伊赫瓦尼十大阿訇之ー),在任该寺教长期间,遵行果园提出的“遵经革俗,凭经立教”纲领,具体提出了伊赫瓦尼主张“十三条”,遭到门宦各派的强烈反对,讽刺其为“歪嘴伊玛目”,虽有马麒大力支持,但终因压力过大而辞学回原籍,然亦为伊赫瓦尼在西宁的倡兴发展作了一个很好准备。又如1916年至1930年的教长马俊,乃马麒的堂兄,被教内称为“长脖子阿訇”。这位教长除继续遵行前任教长马维世提出的十三条主张之外,又根据马果园的提示增加了十条新的内容。同时他在马麒父子的支持、资助下从沙特购回了大量经典,在寺内成立了一个经典室,并根据马果园所著《布华里咱德》编印了一本《回民必遵》,用阿拉伯文、汉文、小儿锦三种文字编印,成为传播伊赫瓦尼的普及读本,将伊赫瓦尼又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但1930年至1931年,马俊、马麒相继去世,马俊之子马步云则代理教长,他对伊赫瓦尼的发展作为不大。待民国1932年至1946年马步芳的表兄弟马禄即马祥臣任教长时,伊赫瓦尼又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教制、寺制、经学、主张等方面发展得更加完备。突出的表现为东关清真寺在青海全省及邻近地区所处的海乙寺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马果园编著的《布华里咱德》经和马禄主持编写的《麦志来赛》经被正式印刷并普遍分发至与西宁东关清真大寺有关的各主要清真寺;由教长马禄发起,举办有西宁湟中(上五庄和后沟)、门源、洮州、化隆、临夏、平凉近20位阿訇参加的宗教学术研讨班,集中学习研究《克俩目》、《沙米》、《嘎最》《白亚尼》、《满俩》、《侯赛尼》《哲俩来尼》等伊斯兰教经典,对教条、教义、教法、教规作出自己的解释;扩大经堂教育规模,大批招收中学班、大学班满拉,全部实行寄宿制和供给制(实际东关清真大寺住寺满拉常年保持在120人左右),先后培养出买成章、杨森、马超仁等知名阿訇在宗教遵行上继马维世十三条、马俊十条后又补充了六条内容。

此外,马步芳的秘书高文远也编著有《く果园哈志一遊经革俗的倡导者》一书由中国回教文化教育基金会出版,有“遵奉《古兰经》与圣训”、“四海之内穆民皆兄弟”等十九个方面的内容。
由于马麒、马麟、马步芳的大力支持,宁海回教促进会的有力协调,马果园自己的以身示范,大寺教长们的持续坚持,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伊赫瓦尼在西宁达到了空前规模,马果园则成为西宁地区最受穆斯林尊敬的人。

但应该说明的是,伊赫瓦尼在西宁地区的倡兴发展,虽与马麒、马麟、马步芳家族的大力支持直接相关,然这并不是导致伊赫瓦尼在西宁地区倡兴发展的唯一因素。除了马果园需要马麒、马麟、马步芳这样的同教军阀作靠山,而马麒、马麟、马步芳这样的回族军阀同样也需要马果园这样一个率先举起“凭经立教”、“遵经革俗”大旗人物的宗教层面支撑之外,马果园所率先举起的这面大旗既符合这里的穆斯林地方势力希图通过集中统一教权摄取更大势力范围的需要,也符合这里的广大穆斯林民众希望早日结東门宦之间的纷争、早日实现教内的安定和平的需要,应该是促起伊赫瓦尼在西宁地区倡兴发展的更为深层次的原因。(本文为《西宁伊斯兰教研究》节选,原文载《回族研究》2008年第四期)

Array

上一篇:从古兰经看人类普世价值观
下一篇:陕西省为2018年朝觐人员送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