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权县胡集回族乡 破陈规改陋习 移风易俗树新风
分享到:
2017-04-25 17:38:11 【来源:】 点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咱村红白之事要从俭,根据咱们村新制定的村规民约和红白理事章程,每一位村民都要遵守。我们要破陈规改陋习,把红白之事办得省力省钱又体面。”4月24日,民权县胡集回族乡陆北村党支部书记白孝志在全村发出“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的倡议。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历史习俗的影响,多年来,该乡群众在举办婚丧嫁娶活动中,逐渐出现了大操大办现象,酒宴规格越来越高、礼金额度越随越大,人情消费持续攀升,城乡居民不堪重负。

     “前几年我结婚时,家里花费了全部积蓄,还欠一部分外债,就这都不敢让媳妇知道。”村民尚双华感慨地说。

  在民权县胡集回族乡谢庄村、陆北村文化广场,记者看到了很显眼的移风易俗的宣传板,宣传板内容涵盖红白理事会章程、名单和文明节俭操办红白事标准。规定订亲、结婚送彩礼不得超过3万元;喜宴严格限制酒席,帮忙人员吃大锅饭,街坊邻居一律不吃酒席。逝者火化,埋葬时一律取消各类形式的棺材,只埋葬骨灰盒;文明祭扫,提倡通过家庭追思会、鲜花等祭奠方式替代焚纸烧香等等。

     民权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在扶贫对象识别中,有房有车的家庭不能被定为贫困户。而事实上,因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陋俗造成的“隐性贫困户”十分普遍。民权县委、县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在全县启动“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主题活动,用移风易俗的钥匙打开群众减负、社会文明“两把锁”。

     “其实许多老百姓打心眼里也不愿大操大办,但碍于情面不得不办。现在政府倡导推动,我们乡村里都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章程和标准,并纳入了村规民约。”胡集回族乡党委书记王帅对记者说。

     在胡集回族乡,每个村的红白事儿都有专人负责,被称为“大总”,他们和有威望的乡贤、老干部、农村媒婆组成红白理事会,倡导红事新办、白事简办、小事不办。“办事须有大总主持。凡不遵守新规的,理事会不派人参加。”陆北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白忠朝说。

     自“移风易俗、倡树文明新风”主题活动开展以来,胡集回族乡积极想办法、拓思路,以“推动移风易俗新风尚 倡树文明胡集正能量”为核心,从成立红白理事会着手,将移风易俗纳入村规民约,把红白理事会建设作为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抓手,根据乡情制作了“移风易俗,树文明乡风”倡议书,在全乡发起了倡议,倡导全乡群众共同携起手来破陈规改陋习、树新风刹歪风。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民权县 回族乡 胡集

上一篇:“互联网+”让清真产品俏销海外
下一篇:青海省开展公民民族成份登记管理工作督查调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