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湟穆斯林阿文书法传承人授牌仪式在西宁举行
分享到:
2017-01-26 10:18:22 【来源:本站】 点击:

      1月25日下午,非物质文化遗产河湟穆斯林阿文书法传承人马有林(马德龙)授牌仪式在青海河湟穆斯林书画研究院举行。省文联副主席马有义、原民政厅副厅长马俊德、城中区人大主任马志祥、城中区调研员马超英、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中心主任金青泰、副主任费爱群一行四人、河湟穆斯林书画研究院马国良院长、副院长马小迪、高曦峰、马全喜、马国锋、副秘书长高宏亮、马宏武、孙宁福以及书法爱好者近50多人出席活动。活动由书画院副院长马小迪主持。

    非物质文化办公室主任金青泰在致辞中指出:非遗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创造和艺术情怀,与文化传承都具有不可分割的重要意义;大美青海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丰厚,与河湟文化同生相伴,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河湟文化、维护青海地域文化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在数千年文明和历史的积淀下,蕴藏着很多未知的遗迹,这些遗迹记载了我们的过去,也揭示了我们的未来。今天,推成出新,将非遗文化穆斯林阿文书法通过传承、创新,以涵养中华气象,传承非遗文脉等内容与形式,授予马有林(马德龙)为河湟穆斯林阿文书法传承人,希望积极拓展合理利用,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文化产业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能力和水平,传承河湟文明、努力把“非遗”的文脉传承下去。

    随后给河湟穆斯林阿文书法传承人马有林(马德龙)进行授牌。

    马德龙表示:“今天举行这次授牌仪式,十分感谢各位领导的关爱和大力支持。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城市化步伐加快,与传统文明相适应的民间文化正在急剧消亡,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面临着毫不留情地被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所淹没。人们越来越担心,一些弱势民族的文化语言不断地消失,人类文化多样性在不远的将来不复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关注本土化问题,关注人类自己生存的根系,是落在我们肩上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天的授牌仪式更加激励了作为传承人的非遗保护热情,作为传承人,我将更好地为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努力。”

   穆斯林书画研究院马国良总结讲话中指出:在青海活跃着一支朝气蓬勃、勤奋执着的阿文书法创作队伍,他们用心灵创作艺术,用坚持书写人生,用灵感感受人生。马德龙就是其中的一员,今天被命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穆斯林阿文书法传承人,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代表着责任,希望作为阿文书法代表性的传承人,把中华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传承下去。更重要的是,要打破门户之见办学,让能学、肯学的人能进得了门,作为传承人还必须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

   接着传承人马德龙现场书写阿文书法,风姿绝伦、劲健犹逸的书体,引人联翩浮想,给人以美的享受。

 

     文字编辑:高宏亮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郑州市回民中学荣获“河南省教育系统卓越家长学校”称号
下一篇:化隆回族自治县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为脱贫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