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五好”宗教人士的故事
分享到:
2017-01-19 16:38:37 【来源:新疆穆斯林网】 点击:

在自治区地矿局住村工作组住地——温宿县托乎拉乡托万克库尔巴格村村委会大院里,有一块备受关注的宣传栏,也是村里的“红榜”栏。发声亮剑先进个人、民族团结模范、科技致富带头人,“红榜”人物和他们的事迹牵动着全村人的目光,也炫动着南疆农村的新风采……

今天我们一起跟着住村干部去认识开拖拉机的村伊玛目亚森•沙力。

亚森•沙力一家在拍全家福

    亚森•沙力是村里的伊玛目,主持村清真寺的礼拜活动。52岁的亚森,担任村伊玛目已经有29年的时间。虽已年过半百,但他笔直的身板、坚定的目光、和善的面容显示着他的与众不同——他是清真寺里受村民尊重的主持,是村里各民族村民的好朋友,是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是现代文化学习的楷模,更是维护村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

    工作组自今年3月份住村起就召开了村宗教人士座谈会,就本村清真寺日常事务管理、信教群众做礼拜念经等情况进行深入的交流。谈到非法宗教问题,亚森说,穆斯林宗教教义是教人从善的,参加非法宗教活动的人员并不是真正的信教群众,他们缺乏宗教修养,也很少参加正规宗教活动。亚森对工作组组员们说:“你们离开家到这里来,就是为了我们更好的生活,我代表村里的信教群众向你们表示感谢!希望有机会到家里做客。”

开斋节那天,工作组如约到亚森家里拜年。亚森的妻子端出精心准备的西瓜、甜瓜、点心、干果等热情地招待工作组。亚森的家里干净整洁,有村民家中少见的漂亮沙发,更为独特的是廊厅尽头的书柜,里面装满了书。

亚森说,他学历不高,只是初中毕业,但他勤奋好学, 23岁就当上了村里的伊玛目。每年县、地区和自治区的宗教人士学习培训他都积极参加,还随团在北京天安门前留过影。平时他还喜欢学习研究农业机械和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知识,带头致富。他家里17亩地和5亩多果园,有拖拉机、播种机等农业机具, 4个孩子在县城里开了装修店、服装店,做生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看到亚森家儿孙都到齐了,工作组当即在他家的核桃林里为他们照了全家福。

前些天,亚森正开着拖拉机拉了一车砖进到院子,看到工作组专程送来精美的全家福,亚森非常高兴,请工作组在院里吃西瓜、纳凉,还拿出他珍藏的“五好宗教人士”等获奖证书、照片给工作组看。

事实上,工作组到亚森家里走访,很少能见到亚森本人,听他妻子说是去田里帮助邻居干农活。村里有不少老乡年纪大、眼睛不好,孩子又不在身边的情况,亚森总是最先伸出援手。

谈到民族团结问题,亚森说,各民族兄弟只有团结一心,我们的生活才会越过越好。十年前,亚森就帮助孤身一人来村里打短工的汉族小彭,专门给小彭腾出一间房子居住,一住就是七八年。现在,小彭已回内地,但亚森一家与汉族同志之间的感情依然深厚。汉族村民范达财经常会来看望亚森一家,有时还会带上一帮汉族朋友来做客。前不久,范达财的一位亲戚去世,亚森第一时间赶去探望慰问。他的四个孩子和三个孙女、外孙女汉语都说得非常流利、标准,亚森自嘲地说,现在家里汉语水平最低的就是我了!

伊玛目亚森,他的身影出现在清真寺升国旗的仪式上,出现在工作组组织的庆“七一”座谈会上,出现在维汉村民需要帮助的地方,出现在观看《谎言包装下的“圣战迁徙之路”》的村民中,出现在县乡政协的会议上……(自治区地矿局住村工作组)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组图:记身残志坚的天穆女书法家——穆怀玉
下一篇:回族农妇马慧娟:手机写作成就“网红”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