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巾?朋克?穆斯林风尚?
分享到:
2016-01-31 16:30:32 【来源:】 点击:
  前几日,朋友圈很多朋友转发了一条信息,内容大概是现在有些穆斯林女孩戴纱巾的方式有模仿印度锡克教徒包头巾的嫌疑云云。信息大量转发后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总之人云亦云纷争一片。

  很多时候,在很多纷争前,小编都只是一枚静静的看客。行云流水,黑不了天,翻不起浪,热闹完就完了。

  但对于这条消息,小编想说两句,因为这条消息让小编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篇新闻报道《穆斯林朋克时尚?》。看完新闻和图片,内心真是翻腾,竟然在好好的纱巾上面缝上朋克风的夸张装饰,看起来不但夸张甚至有些吓人,完全颠覆了纱巾存在的意义。

  新闻里的"穆斯林朋克女孩"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不觉得朋克在和穆斯林的结合中有什么不好或冲突。我会去追求它,因为我觉得这很酷很适合我。我没有把它设计的很夸张,惹人注意。但我也希望人们知道,穆斯林女孩不是人们想象中总是坐在家中无所事事的形象,我厌倦了人们对于穆斯林女孩的成见。因此,我朋克"。

  如果说因为非穆斯林不理解的成见而让自己朋克,把自己的服饰穿的不伦不类去迎合他人的欣赏品位,小编自己宁愿接受有成见的眼光和看法。回到锡克教的包头巾,小编猜测,将头巾高高的包在头上的戴法,大概是一些中国穆斯林女孩效仿网络中来自欧美甚至阿拉伯国家穆斯林女孩的戴法,因为常常能在国外网站看到个别所谓的穆斯林时尚达人,她们浓妆艳抹,将头巾高高的缠绕在头上,该遮盖的显露着,该低调的夸张着,她们自信的引领着她们所谓的穆斯林女性时尚。

  传统的中国穆斯林女性在戴头巾方面是严谨的、端庄的,她们注重的是纱巾的真谛与意义,而不是纱巾上缀着"几斤重"的亮片水钻或者如何戴才能吸引他人的目光。如此这般的传统是一种可贵的财富,而如今的很多姐妹们却丢了它,转身追求了所谓的时尚和潮流。

  头巾本应戴出含蓄、敬畏、端庄、大方、遮盖的美,而越来越多穆斯林女孩却"自信的"将头巾戴成了不伦不类。



  小编无意指责,也毫无资格,更不敢在合法非法的事宜中言语半句,只是以文字告诫自己和喜愿思考的朋友们,远离怀疑的言行,远离悖于敬畏的言行。远离恶魔的蛊惑,那种"随恶潜入心,变你细无声"的蛊惑。

  下文为小编曾在某网站看到的新闻,大家阅读感受下~

  《穆斯林朋克时尚?》
   穆斯林朋克时尚?多么有趣!


  我第一次在Reddit(新闻网站)上看到时,觉得非常不可思议,我尝试从其他网站挖寻更多相关讯息。



  这个女孩是在丹麦学艺术的学生。她设计了她觉得符合她的宗教信仰的“叛逆”服饰。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 21岁的她出生在欧登塞(丹麦菲英岛北部城市),有土耳其穆斯林血统。她将自己定义为穆斯林朋克并喜欢追求叛逆的朋克服饰风格和文化。她说: “我是穆斯林,我喜欢我的宗教,我喜欢我的围巾。我不觉得朋克在和穆斯林的结合中有什么不好或冲突。我会去追求它,因为我觉得这很酷很适合我。我没有把它设计的很夸张,惹人注意。但我也希望人们知道,穆斯林女孩不是人们想象中总是坐在家中无所事事的形象,我厌倦了人们对于穆斯林女孩的成见。因此,我朋克"。




来源/网络
编译/随你远航

  什么是朋克?

  PUNK:朋克,又译“庞克”、“鬅客”。 在西方,PUNK在字典是(俚语)小流氓、废物、低劣的意思 (虽然现在它的意思有了一定的改变)。

  朋克文化是一种起源于1970年代的亚文化。最早源起于音乐界,但逐渐转换成一种整合音乐、服装与个人意识主张的广义文化风格。PUNK, 是兴起于1970年代的一种反摇滚的音乐力量。



  朋克服饰多数来自于皮革,而且很多倾向于女穿男装,佩带金属类的饰品,全身穿的破破烂烂等,服装可以反映一类,朋克式服装的人,思想不喜欢追求大众化,表现出他们个性很会反叛,抗议着所有一切不满的事情。朋克则是在朋克基础色(黑白红)上加以修饰,朋克是腰带衣服上都要打方钉,还有的锥形钉也行。因为金属感很强的服饰搭配和重金属摇滚"快、猛"的音乐风格"不谋而合"。这也是上世纪70年代早期摇滚乐队服饰的风格。

【善意的猜想】
  看着网上逐渐流行起来的穆斯林时尚趋势,和那些声称是穆斯林时尚先锋的穆斯林嬉皮士,穆斯林朋克。我在觉得无奈的同时也能理解她们的所作所为。这个世界对于穆斯林的误会太深,听说我们是被压迫的,我们是没有权利的,我们是附属品。(只有安拉最知道我们享受着比十八世纪才兴起的女权主义先进几个世纪的女性权利。)我想是她们太急于证明自己的宗教,却选了一条一个平凡的穆斯林所不能接受的不同寻常之路。这条路走出了很多分歧,很多异端,很多争议,就单这个头巾的变迁史,就足够一个宗教系的兄弟写一篇论文。你就当我开了个玩笑,虽然我真的这么觉得。但是严肃来说,我们就要问问自己了——话说头巾只是我们和安拉之间的约定,关别人什么事呢?且证明伊斯兰美好的路那么多,为什么非要在时尚的道路上迷失了自我才叫证明自己呢?

【圈里圈外】     
  从头巾变成一个大话题开始,穆斯林在面对外界的时候都在强调一种特别美。我们总说,戴起头巾的女孩子有种特殊的气质,有种别致的美。这种美让她们在人群中独树一帜,这种气质让她们不施粉黛的脸在罩袍里也丝毫不逊色。我记得余秋雨先生就曾在他的《千年一叹》里提到伊朗的黑袍飘飘,形容她们的美在罩袍的遮盖下丝毫不显得寒酸。可是无论是怎样的赞叹,赞叹的都是穆斯林女子的端庄,优雅,别具一格,而不是另类,夸张,随波逐流。可惜的是,在穆斯林自己的圈子里,我们也不能免俗得拥有一个流行指标,这让很多戴头巾的女孩子争相模仿一种外在的形式,以至于,我们在穆斯林圈子里,因为所谓的流行而千篇一律得追逐所谓的时尚,这种流行让人失去个人的特点,失去自我的多样性,也失去了穆斯林女孩应有的脱俗。

【时尚和所谓“时尚”】
  前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学姐说:“每个人对于时尚都有自己的见解。”我俗人一个,也不太懂那些设计师们呕心沥血设计出来的作品。但我知道时尚是一种艺术,和我们平日挂在嘴上的流行不太一样。我私心觉得,时尚不仅是让人的外表好看舒服,更是让人在发扬个人特点的基础上找到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时尚让每个人都美得不一样。而流行却是一种很恶俗的东西,它磨灭人的特点,让满大街的人撞衫,还以为自己紧跟着潮流的脚步。若一条长裙就能够让别人联想到你的优雅和娴静,这就是你的时尚;若一双别致的运动鞋能让别人想起你的活力,这就是你的风尚;若别人因为一条黑色的面纱而想起你清澈的眼睛,这就是你的特色。我们所看到的那些时尚博主,我们都能发现她们强烈的个人特色,所以,我们应该跟他们学的,是自我特点的发现,而不只是模仿她们的妆,她们的颜。时尚让你跟别人不一样,所谓的时尚让你随波逐流在俗世上,伊斯兰给你做自己的权利。

【法度的边缘和你的小九九】
  我很赞同,给女生自己选择的权利,因为仁慈的养主让宗教没有强迫。我们的穿着自然应该由我们自己根据自我认知来决定,因为穆斯林姑娘的美丽从来不是为了取悦他人的。我愿意给一个因为对伊斯兰的不理解,或者是社会的压迫下无法戴头巾的姑娘一个美好的祈祷,并且耐心得等待她戴起头巾的那一天;但不愿意看到一个系统地学过教法的姑娘在一些毫无怀疑地教法上钻空子,用伊斯兰教给她的知识巧舌如簧得为自己的私欲找借口。我们可从来没说过要所有的姑娘像个汉子一样无所顾忌,只是觉得,穆斯林女孩所该有的精致生活里,对于外在美的追求不该在追求内涵与信仰之上,话说女人对于美丽的渴望是很可怕的,我买起护肤品连我自己都害怕。所以我们需要用信仰提醒自己把对于美丽的渴望控制在一个合适的限度,让时尚,美丽成为我们生活的点缀,而不是生活的大部分。伊本·欧麦热对穆扎黑德说:“你要为安拉而爱,为安拉而恨,为安拉而结友,为安拉而树敌。做不到这一点的人就得不到安拉的保佑,也感受不到正信的滋味,纵然他礼拜很多,封斋很多。然而如今的人们全都为世俗的事而结交。”   戴头巾是我们为自己做的一个美好的决定,并不需要他人的肯定。我们只需经营我们与安拉的关系,安拉自然会帮我们处理好今世上的其他关系。因为一个忠于信仰的人,她必定是美好的,淡定的,脱俗的,让人喜爱的。

本文内容来自公众号《穆斯林女子风尚季》,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头巾戴法图片教程
下一篇:信仰,用纱巾证明我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