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中国国际战略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6-05-29 17:53:24
【来源:新华网】 点击:
5月28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战略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图为研讨会现场。新华网 张艺 摄
由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主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战略研讨会今日在北京举行。本次研讨会以“中美关系与国际秩序”为主题,共有来自中国社科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央党校、上海社科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际问题研究机构及高校的二十余位专家和学者就中美关系及相关重要议题进行了研讨。
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东京教授在研讨会开幕致辞中指出,中美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其意义和影响已经超越了国家间关系的范畴。中美关系的良好发展不仅有利于两国的合作,也有利于全球治理的发展,中美双方在多个领域存在广泛共同利益和合作空间。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原副部长、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于洪君表示,国际秩序当前面临深刻变革,中美关系也迎来历史性的转折点,建设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既符合时代的潮流和要求,也符合双方的发展利益,更符合人类社会赋予两国的历史责任。于洪君说,中美关系朝着新型大国关系发展,是大势所趋,处理中美关系要有足够的定力、耐心和勇气。
在谈到美国总统大选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崔立如说,“特朗普现象”反映了民众对美国社会的不满情绪,实质上暴露了美国政治生态的失衡,究其原因,美国社会资本大行其道以致失控是主要问题。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周琪认为,特朗普和桑德斯“异军突起”,是美国中产阶级衰落、经济不平等日益加剧、美国疲于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等问题集中爆发的表现。
2016大选后美国全球战略会出现大范围调整吗?对华政策将作何调整?上海社科院副院长黄仁伟认为,美国大选之后,其全球大战略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他说:“现在判断美国大选后对华策略如何变化还为时尚早,因为从大选结束到新一届美国政府组建外交团队确立外交政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因此,我们对美国大选后的战略调整,要有长远的考虑。”
5月28日,第四届中国国际战略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图为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高祖贵教授在发言。新华网 张艺 摄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高祖贵认为,美国从中东抽身、将主要精力转向亚太已是不争的事实。但中东地区事务的特殊性又决定了美国无法完全对中东事务置之不理。高祖贵说,下一届美国政府,无论谁当选总统,都会继续维持当前中东的政策导向。他认为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克林顿如果当选,可能在中东相较前任奥巴马会采取更多动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中东又重回美国战略的核心地位。
在探讨中美关系对亚太秩序的影响时,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孟祥青说,中美两国在亚太地区既有利益交汇也有利益碰撞,利益碰撞源自双方在亚太地区关注重点的不同。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宫力教授则认为,中美两国未来需要构建战略平衡。
中国国际战略研讨会2013年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发起并主办,至今已成功举办过三届。新华网北京5月28日电(张艺)
Array
上一篇: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希望与拉夫罗夫就叙利亚局势进行讨论
下一篇:建国巷清真寺寺管会换届工作圆满结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