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与新月拉锯七百年:基督教“再征服”伊比利亚
分享到:
2015-10-05 20:02:42 【来源:】 点击:

十字架与新月拉锯七百年:基督教“再征服”伊比利亚

 2015-10-03 郭晔旻 《国家人文历史》

732年爆发的普瓦蒂埃战役中,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指挥他的军队结成坚固得像城墙一样的方阵,挥舞着令人生畏的战斧击溃了阿拉伯骑兵的冲击,取得了决定性意义的胜利。插图,乔布绘,1930年

 

文 | 郭晔旻

《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9月下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广大读者以个人名义分享至朋友圈


 

2015年6月7日,一年一度的基督圣体节的活动中,在西班牙贝雅尔参加游行的男子将自己从头到脚用苔藓裹起来,以纪念阿方索八世统治期间“再征服”运动中的光辉时刻。那时,当地人用苔藓伪装自己,骗过摩尔人守军,从摩尔人手中夺回小镇。“再征服”的英勇行动历时长达7个世纪。

 

 
“世界的珍珠”
 

公元5世纪,西罗马帝国在“蛮族入侵”中倾覆之后,西哥特人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到了公元8世纪初期,西哥特王国内乱迭起,已经控制了北非沿岸地区的阿拉伯人,十分熟悉直布罗陀海峡那一边的王国里发生的情况,711年,以北非土著柏柏尔人为主力的阿拉伯帝国军队渡过宽度仅有3公里的直布罗陀海峡进入欧洲,他们被当时的欧洲人称为“摩尔人”。

 

西哥特王国崩溃了。摩尔人的军队像龙卷风一样扫过伊比利亚半岛大地,很快征服了西哥特王国的大部分国土。在交通和通讯都十分落后的时代,哈里发朝廷居然如此顺利、这么快成为这片土地的新主人,即使今天也颇有些不可思议——曾经抵抗罗马军团300多年的西班牙,只7年功夫就沦为穆斯林的殖民地。


正处在征服事业巅峰的阿拉伯军队趁势跨过了比利牛斯山。但是,在732年爆发的普瓦蒂埃战役中,法兰克王国的宫相查理·马特指挥他的军队结成坚固得像城墙一样的方阵,挥舞着令人生畏的战斧击溃了阿拉伯骑兵的冲击。这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假若阿拉伯人在此战役中获胜,那么,你在巴黎和伦敦看到的,会是些清真寺,而不是些大教堂;你在牛津和其他学术中心地听到的,会是《古兰经》的讲解,而不是《圣经》的解释。”摩尔人已经筋疲力尽了,这里就是他们的军队在西欧所能达到的极限。

 

不过,作为伊比利亚半岛的征服者,穆斯林还将在此逗留几百年时间。阿拉伯语称呼这里为“安达卢西亚”,作为哈里发朝廷的一个行省。公元749 年,阿拉伯帝国改朝换代,倭马亚王朝被阿拔斯王朝取代,随着倭马亚王室仅存孑遗阿卜杜·拉赫曼(拉赫曼一世)的到来,伊比利亚半岛建成了一个完全独立的阿拉伯伊斯兰国家(史称后倭马亚王朝,756—1031年),并开始谱写伊斯兰历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之一。

在拉赫曼三世(912—961年在位)统治时期,后倭马亚王朝臻于极盛。穆斯林西班牙在欧洲和欧洲事务中的政治影响在此前和以后都没有像这个时期那样巨大。当时的后倭马亚王朝首都科尔多瓦变成了欧洲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与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齐名,成为西方世界三大文化中心之一,“在中世纪欧洲的智力史上,写下了最光辉的一章”。这个穆斯林首都的声誉深入到辽远的德意志,一个萨克森的修女,称呼科尔多瓦为“世界的珍珠”。整个城市有50多万人口,街道长达好几英里,从道旁小屋中射出的灯火,把大街照得通明,而“七百年后的伦敦,还连一盏路灯都没有”。当牛津大学仍旧认为沐浴是一种异教徒的风俗时,安达卢西亚的科学家们早已在富丽堂皇的澡堂里享受好几个时代了——在摩尔人眼中,中世纪的欧洲人简直如同野蛮人一般,“缺乏机智和洞察力,愚蠢和拙笨在他们中间是普遍的”。这个时代的安达卢西亚同样也是欧洲最富庶的地方,农田水利之发达,西方无出其右,而科尔多瓦的纺织工人就多达1.3万人。农业与手工业的发达,奠定了国家富足的基础,每年超过600万第纳尔(金币)的税收,足以供养10万常备军和数千禁卫军。今天只剩下了遗址的科尔多瓦宫殿曾经住有2.5万人,其中有1.3万的男仆,6000女人,3000侍童和宦官,仅喂养池中的鱼,每天就需1.2万块面包,宫殿大得无边无沿。

 

拉赫曼三世之后,摩尔人的政权依然兴盛了一个多世纪。不过,太阳终会西坠,哈里发的显赫终于黯淡下来。11世纪初,穆斯林西班牙陷入四分五裂的状态,1031年,后倭马亚王朝土崩瓦解,分裂成23个独立的王国。
 

挡住摩尔人东山再起的英雄



即使是在辉煌的拉赫曼三世的时代,摩尔人也不曾彻底征服伊比利亚半岛及其倔强的居民。从一开始,阿拉伯人在推翻西哥特王朝之后就犯了极其严重的错误。他们没有立即粉碎一小伙西哥特逃亡者,这些人在培拉约(Pelayo)的领导下集结在伊比利亚半岛西北部的荒凉山区,建立阿斯图里亚斯王国,成为西班牙基督教势力最后的残余。

 

718年的科瓦东加(Covadonga)战役标志着长达700多年的“再征服”恢弘史诗的开端。在此战役中,培拉约阻止了摩尔人的前进。这次规模不大的胜利被日后的基督教徒们夸张得完全与实际不符(摩尔人军队可能仅有千人,但中世纪文献却声称杀死了12万人),却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极大的鼓舞。阿斯图里亚斯王国的独立再也没有受到摩尔人的挑战,开创了北方基督教诸小国出现的先河。此后,莱昂、卡斯蒂利亚等诸多基督教小王国也先后建立,让这些四分五裂的小集团对摩尔人同仇敌忾当然是凝聚他们的最佳方式。摩尔人起初养痈成患,终于自食其果。

 

917年,莱昂的军队击退了摩尔人的进攻,并将俘杀的摩尔人将领首级跟野猪头一起钉在城墙之上以示羞辱。伟大的拉赫曼三世在公元 939 年亲自向北方进军,结果遭受到了一次重大挫折,他的大军被全部歼灭,自己仅以身免。这场胜利保证了基督教王国在杜埃罗河流域的安全,并建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917年,莱昂的军队击退了摩尔人的进攻,并将俘杀的摩尔人将领首级跟野猪头一起钉在城墙之上以示羞辱。伟大的拉赫曼三世在公元 939 年亲自向北方进军,结果遭受到了一次重大挫折,他的大军被全部歼灭,自己仅以身免。这场胜利保证了基督教王国在杜埃罗河流域的安全,并建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再征服”运动进展虽然缓慢,却坚定与持续。后倭马亚王朝解体后出现的各摩尔小国的埃米尔们陶醉于诗歌和文学之中,重视的只是各种苛捐杂税,而把全部的军事力量都浪费在了相互之间的血腥争斗上。在此情况下他们无力抵抗基督教势力的反扑。1085年卡斯蒂利亚王国占领托莱多,成为收复失地斗争的一大转折点,它为基督教势力向摩尔人统治区进攻建立了据点。屡遭失败的摩尔封建主,为阻止敌人的南下和东进,被迫求援北非柏柏尔人的穆拉比特王朝。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比利亚 基督教 新月

上一篇:梅华龙 | 考古、西方与伊拉克的国族构建
下一篇:[西亚非洲]唐青叶:中国主流报纸媒体中的土耳其国家形象及涉土新闻话语分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