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人古镇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民族、宗教文化成亮点
分享到:
2015-11-14 22:30:19 【来源:】 点击:

从缅甸来中国经商的雪非在彝人古镇伊斯兰固定活动处所门口。 刘小卓 图
  从热闹的彝人古镇主干道拐入侧边小径,一幅白色竖牌匾显得低调而特别。

  牌匾上的“伊斯兰教固定活动处所”几个字,向人们显示了它所在房屋的不同之处。这是一处宗教活动场所。
  11月11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跟随“民族团结的实践·网络媒体行”团队来到位于云南楚雄州楚雄市的彝人古镇,这里既是中国彝族文化的集中展示地,也是民族文化交流交融之地。

  彝人古镇社区成立于2014年1月,以古镇景区和周边地产、商住小区为主体,是州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社区内有常住人口3500户,1.2万人。其中,有17个少数民族近6000人,还有外籍人员147人,包括3名美籍、6名韩籍和138名缅籍。

  为方便在社区经商的当地和缅甸籍穆斯林信教群众过上宗教生活的需求, 2013年5月,楚雄市在古镇内设立了“伊斯兰教固定活动处所”。


  来自缅甸的雪非在上世纪90年代初来到中国,现在就住在彝人古镇社区。“我娶了一名中国妻子,有3个孩子。我现在很少回缅甸。这里的人互相帮助,我在这里的生活很幸福也很稳定。”雪非的中文已十分流利。他和其他大多数来到古镇的缅甸人一样,在此经营玉石店,每年都会拿出一部分收入助学助困。

  楚雄州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马润章告诉媒体团记者,伊斯兰教信教群众每天需要做5次礼拜,活动场所的设立方便了缅籍穆斯林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马润章介绍,彝人古镇伊斯兰教固定活动处所共有8名工作人员,中方和缅方工作人员各占一半。“这里还经常开展宗教法规培训,通过培训,让缅甸籍穆斯林信教群众了解我国民族、宗教政策,也让他们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文化。”

上一篇:奥斯曼帝国的宗教政策
下一篇:施雪华:伊斯兰国家要走向现代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