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多少文章、有多少演讲、有多少瓦尔兹在反复强调,穆斯林是优秀的民族,是安拉在大地上的代治者,但当有人希望这个民族的优秀体现在每个人生活的点点滴滴中,体现在一言一行中时,希望大地的代治者首先治理好自己的村子、小区和社区时,首先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不随地吐痰,不随手扔垃圾时,他们沉默了。有人热衷于高谈阔论,大谈特谈优秀的民族、大地的代治者这样高大上的话题,而对如何一步一步地、一点点地落实经典的精神不感兴趣。
试问作为穆斯林连一个自己生活于其中的村子或社区(该社区的大部分居民甚至全部都是穆斯林)都治理不好,到处都是垃圾,随地吐痰,秩序混乱,又怎么能治理好整个大地呢?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事的程序和规矩可不能乱啊!
伊斯兰是解决人间问题的,是生活化、人性化的,穆斯林是追求今后两世幸福的,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
讲伊斯兰的同胞们!让我们学习穆圣的平易近人,通俗易懂,放低身段,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大众,不要再云里来雾里去,把伊斯兰讲得玄而又玄、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脱离实际。
《三亚穆斯林公约》实际上就是穆斯林学习自我管理的一种尝试,伟大崇高的伊斯兰如果不能指导和规范我们的日常生活的话,如果全国的穆斯林社区还是脏乱差的话,我们还奢谈什么弘扬伊斯兰,传播伊斯兰?
中国穆斯林居住格局是大分散小聚居,一个一个穆斯林社区就是小聚居的体现,各级伊协,各寺阿訇、管委会以及每个穆斯林特别是有影响的人物如老板、企业家、各级干部、大大小小的知识分子等等都要负起责任来,首先把自己所在社区管理好,使之成为一个秩序良好、环境优美、团结友爱的和谐社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铁的事实展示穆斯林的形象,到那时,别人的污蔑和攻击不攻自破,我们也不需要那么多的解释了,全社会和全世界都会公认穆斯林是优秀民族。我们的青少年也能抬起头来,扬眉吐气,以自己是一个穆斯林而感到自豪和光荣!
附:三亚穆斯林公约(试行)
编者按:三亚是一块宝地,为了珍惜和爱护这块宝地,回辉和回新两个穆斯林村子六座清真寺的阿訇、管委会和有识之士与外地穆斯林代表,在海南省原政协副主席林安彬先生和甘肃省原政协副主席喇敏智先生的协调下,大家集思广益,形成了诸多共识。最后委托西北民族大学伊斯兰文化研究所马明良教授起草了《三亚穆斯林公约》(试行),于2015年2月17日在三亚,由省市伊协负责人、本地六座清真寺阿訇、管委会和有识之士与外地各界人士讨论认可。
三亚碧海蓝天、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椰子、芒果等各种热带水果和花卉争奇斗艳,是祖国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吸引了天南地北的人们来此旅游度假。由于相同的宗教信仰和相似的生活习惯,来自五湖四海的穆斯林选择回辉和回新村度假休养。本地和外地穆斯林都深切地认识到,自觉保护三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努力把两个村打造成团结、和谐“两个共同”的穆斯林社区样板,是每个生活在这里的穆斯林的共同责任。为此,本地两个村六座清真寺的阿訇、管委会和有识之士与外地来此度假的穆斯林各界人士通过多次座谈和不同形式的沟通协商,达成如下共识,希望大家自觉遵守:
一、爱国爱教
发扬中国穆斯林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遵守国家宪法和其他法律,维护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积极为国际旅游岛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做贡献。
二、团结友爱
倡导各民族之间和本民族不同教派、不同地域之间的大团结,互相帮助,互相包容,主动关心老弱病残和鳏寡孤独。各教派之间,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入乡随俗,外地穆斯林要尊重本地穆斯林的传统和惯例,不把大陆的教派观念和做法带到三亚。保护三亚的古墓群,尊重本地穆斯林上坟习惯,不在墓地烧香。穿着得体,不袒胸露背。通过每个人的不懈努力,共同营造一个风清气正、团结友爱的社区氛围。
三、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
回新、回辉两个村子及其周边是我们的家园,我们需要一个干净整洁、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为此,要求每个人遵循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维护公共利益,确保村里楼道、巷道和周边道路畅通,进出方便,建房、做生意等不占用消防通道,不妨碍来往行人和车辆。遵守交通规则,车辆进村减速慢行,少按喇叭,礼让行人。保持楼道、巷道和清真寺等公共空间清洁卫生,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维护市场秩序,买卖公道,不欺行霸市,不诋毁同行。
四、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爱护回新和回辉两个村子及其周边和海边的环境,特别要保护好海滩、海水、菜地、庄稼地和花草树木,食品袋、饮料瓶和瓜子皮及其他垃圾收拾干净后倒入垃圾桶,不随手丢弃。爱惜资源,倡导绿色消费,提倡光盘行动,节约用水用电用油。让我们共同努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使三亚的天更蓝、水更洁、地更净,共创最佳人居环境。
五,发挥一路一带建设中的独特作用
三亚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在地理上经济上文化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我们要积极响应习总书记一路一带建设的重大战略,发挥三亚所拥有的伊斯兰古墓群和其他伊斯兰文化资源,努力为本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国际国内贸易和文化交流、促进不同文明特别是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的对话沟通,促进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做独特出贡献。(作者系穆斯林在线特邀学者、西北民大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