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多举措创新宗教工作
分享到:
2015-05-21 12:14:27 【来源:】 点击:
      银川市与时俱进,科学应对,创新、调整管理措施,做好伊斯兰事务管理工作,维护伊斯兰教领域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成为全国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一张亮丽的名片。

      举措一:探索创新培育机制,激发、调动教职人员的积极性

      近年来,银川市给教职人员每月发放400元生活补贴。银川市金凤区西环清真寺教长马占文说,“这是对教职人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所作贡献的认同和肯定。”教职人员属于低收入群体,特别是农村教职人员,年收入只有三四千元,有些阿訇甚至不得不一边开学一边打工。政策出台后,银川市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办法,从2008年10月开始,在金凤区开展为清真寺开学阿訇发放生活补贴试点工作。2010年12月底,试点工作扩大到其他两个区,2014年在全市全面推开,并且涵盖到其他宗教的教职人员。兴庆区宗教局局长马金良介绍,补贴发放把阿訇的培训、学习纳入了考核范围,为银川市对阿訇加强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的“三定”学习,以及开展大专班教育等措施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教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必须有效解决伊斯兰教教职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以及后备人员短缺等突出问题。大专班学历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伊斯兰教教职人员队伍培养由传统经堂教育向正规院校学历教育的转变,是历史性的飞跃。从2009年开始,银川市委托宁夏经学院招收在职教职人员和后备教职人员进行大学专科学历教育。到2014年,银川市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阿訇人数已占全市伊斯兰教职人员的27%。

      银川市兴庆区宗教局局长李志刚介绍,通过发放开学阿訇生活补贴、教职人员大专班学历教育等措施,宗教人士服务社会的热情得到空前提高。兴庆区通贵清真寺寺管会主任段文海积极投身于禁毒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宣传、民事调解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等义务工作。他和寺管会成员、教长一起,结合伊斯兰教的教义,劝化群众要通过合法劳动取得生活来源,禁止吸毒贩毒行为。近年来,经他调解的矛盾纠纷有700多件,成功率达到98%,他成为远近闻名的矛盾调解能手,被社会称为编外法官。

      举措二:创新管理,推动伊斯兰教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银川市积极创新宗教场所管理。西夏区宗教局局长余全升介绍,近些年,银川在城市化拆迁过程中,为节约土地资源、减轻群众负担,在适合民情和教情的村镇坊社,积极倡导合坊并寺。正在建设中的新泾镇黄花北寺就是“四寺合一”,还有正在筹备拆迁重建的泾河大寺,将是“八寺合一”。

      为解决宁南山区少数民族贫困问题,银川市在“十二五”期间陆续接收南部山区三县一区移民7.8万人,其中回族1.3万人。这一惠民举措,也给宗教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为了让移民群众能够过上正常的宗教生活,避免相关社会问题的产生,宗教部门主动介入,积极与移民部门对接,先期掌握信教人数、教派等情况,合理布局建设清真寺。在新的活动场所未建成之前,为了解决信教群众的需要,全市10个移民安置点先期设立了临时活动点13个。同时,教职人员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通本坊穆斯林群众的思想工作,保证了拆建工作顺利进行。

      举措三:强化清真食品管理,消除社会隐患

      银川市兴庆区宗教局局长李志刚和清真办主任吴仕君介绍,兴庆区有清真食品企业和个体户1800多家,占全市的40%。对清真食品管理不能丝毫怠懈,因为“清真不清真”的问题可能引发和激化穆斯林群众的不满,成为引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为此,宗教事务部门强化清真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环节的规范管理,联合工商等部门,加大对擅打“清真”字样企业的查处力度,细化《清真食品准营证》的管理等措施,净化了穆斯林的用餐环境。

Arr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银川 举措 宗教

上一篇:中国(国际)清真产业联盟举行会长级座谈会
下一篇:统战会议升格由“全国”改为“中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