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不礼拜,只要心不坏”?
2015-12-15 12:06:57
【来源:】 点击: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穆斯林常以“礼拜不礼拜,只要心不坏”为借口不礼拜,他们认为“我不礼拜也不干坏事,只要心好就行,有些礼拜人,做的那事,还不如我”。持这种观点的人,我们不知道,他所谓的“心好”是指什么,是心地善良呢?还是信仰坚定呢?如果是指前者,那么,这种心肠好只是作为一个人应当具备的基本道德,它代替不了穆斯林的伊玛尼,代替不了礼拜、封斋等这些主命的功课。
如果这种心好指的是信仰,那么,这种说法也是不正确的。信仰真主是五功之首,是教门的基础,在信仰这个基础上,还有礼拜、封斋、朝觐、纳天课等主命功课必须履行。
信仰与礼拜等善功的关系,犹如一个人的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光有灵魂而没有灵魂的载体——肉体,不成为一个人。没有灵魂,只有肉体,那只是一具尸体。真主在《古兰经》中指出,没有信仰的人后世不得脱离。虽有信仰而没有干善功者,其信仰对他毫无作用。
所以我们不要以所谓的“心好”,就可以放弃拜功,远离真主的教门,远离清真寺,脱离穆斯林大众,穆圣曾经说过离群的羔羊最容易被狼吃掉。
至于对某些常礼拜的人有看法,因而对清真寺敬而远之,更是不应该的。我们看一个人,不能“管中窥豹”以点代全,应全面正确的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对待,不以一时一地的某一次言行否定一个人的一切,凡是人都会犯错误,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进寺礼拜的人同样如此。我们应该看到,这些进寺礼拜的人,在对教门的认识,对拜功重要性的理解方面,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头,他起码知道真主的命令是不可违抗的,拜功这件主命是不可轻易放弃的。他知道自己是个穆斯林,而穆斯林就要认主拜主,就要近寺礼拜。
至于其他方面的不足,则会随着教门知识的增长,逐渐完善。因为清真寺就是一个大学校,穆斯林在清真寺里除了礼拜之外,还要接受教门知识的熏陶。在《古兰经》、圣训阳光雨露的滋润下,人们的思想境界会不断升华,道德修养会逐渐提高。不良言行会逐步得到纠正。
所以我们应正确对待常礼拜的人不要用过高的标准要求他们。我们应当持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归回清真寺里,归在真主的教门之中。
同时,我们常守拜功的人,也应当明白,我们伊斯兰教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宗教,而且也是一种美好、高尚的生活方式。它要求我们每个穆斯林,不但要虔诚的履行宗教功课,认主拜主,遵行主命,远离主禁,多干善功,而且要求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在人们的社会交往中,要成为一个有修养、有道德、有礼貌的人,一言一行,举手投足,无不体现伊斯兰精神。
如果我们对这一点认识不足,认为教门只是礼拜、封斋……只要进了寺,礼了五番拜,就算有了教门,就把一切都包括了。因而不重视自己的学习,不注重思想意识和道德修养的提高,言谈放肆、出口伤人、举止粗鲁、毫无修养。这样的话无形中就会给外界人造成一种不好的印象,提供一个错误的信息,使他们误认为“礼拜人都是这样低素质的人,我们不礼拜,还比他们强”。这就大大地伤害了我们的教门,贬低了我们穆斯林的形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热爱伊斯兰教的每个穆斯林的高度重视,决不可掉以轻心。
综上所述,我们每一位穆斯林都应该坚持礼拜。不仅我们自己坚持礼,还有我们的家属、亲朋,他们也同样需要礼拜。《古兰经》说:“你应当命令你的家属礼拜,你对于拜功也应当坚持”。当然,召唤人们礼拜,并非要人整天礼拜而不做其他事情,《古兰经》说:“当拜功完毕的时候,你们应当散布在大地上,寻求真主的恩惠”。伊斯兰是今生后世并重的宗教。穆斯林不应因今生而淡忘后世,也不应因后世而抛弃今世。
警醒-
不是你不会做礼拜,而是你根本没把礼拜放在心上!
不是你不想做礼拜,而是你有一种懒!
不是你没时间做礼拜,而是你宁可把时间用在其他事情上,也不肯礼拜!
不是你不知道真主的伟大,而是你装着过一天算一天!
不是你不知道地狱可怕的刑关,而是你在这多彩的世界里还在沉迷着却忘记了在地狱燃烧的烈火!
上一篇:浅谈穆斯林妇女在建立和谐家庭及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
下一篇:送给穆斯林同胞们21句生活劝谏语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