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知秘籍
2015-09-09 21:44:21
【来源:】 点击:
作者:Abdul Rahman金
对于现代人来说,知识好比书中的武林绝学,人人渴望获得绝学,成为高手,虽不像武学那么高深莫测而遥不可及,但奢望轻易获得真知也绝非易事。今天让我们一同探究这部“求知秘籍”!
伊斯兰教鼓励学习与求知,并将学习与求知上升到了每一位穆斯林的主命(必行之功课),穆圣(愿主赐福之)说:(求知是每一位穆斯林的主命)。
每一位穆斯林,当然包括男性穆斯林与女性穆斯林,穆圣(愿主赐福之)特别鼓励女性穆斯林学习读书与写字,因为女性穆斯林掌握知识对于她们身边众人有着极为积极的影响,无论是她们的父母、丈夫或是子女;同时对于整个伊斯兰民族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因为女性被认为是社会的“半边天”,她们所孕育的下一代将成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而她们在其中一连串的连锁作用可谓缺一不可:学习知识——继承知识——传承知识于后代——构成美好和谐的文明社会。
知识是光知识是明,而反之无知则是黑则是暗,知识是理智与灵魂的食量,正如食物是身体的营养一样。知识无需定义,因为它自明其中。求知应自始至终,穆圣(愿主赐福之)曾说:(求知从摇篮到坟墓);中国古话云:活到老学到老。同样,女性穆斯林中的有识之士也经常祈求伟大的真主增加其学识,因为学无止境。穆圣(愿主赐福之),尽管已经达到了世人所无法触及无法比拟的学识,但是真主依然要求其不断寻求知识,正如《古兰经》中说:﴾你说:“我的主啊!求你增加我的知识。”﴿(塔哈章114),《古兰经》中所处可见真主要求世人为求学而祈祷的经文,这是其他功课所无法匹敌的,这也是知识为世人带来美好的最有力的证据。
至于求学的目的(这里所指的是宗教知识,主要包括认主学、经注学、圣训、教法、古兰经学等),是为了更好地去了解宗教攻修、了解真主之品行以及种种与主与人的相处之道,最终在深刻了解的基础上执行之,去自身之糟粕。毋庸置疑,这些都是在世人一生所学知识中最尊贵也是最伟大的一类。伊斯兰教还鼓励世人努力寻求各类非宗教知识,真主确是大能全知的。
穆斯林努力学习知识,并持之以恒,这证明了真主希望以知识向世人施恩,正如穆圣(愿主赐福之)所说:(谁希望真主施恩于其,他就应了解宗教,努力求知)。在真主看来,有识之人与无知之人是有天壤之别的,真主说:﴾你说:“有知识的与无知识的相等吗?惟有理智的人能觉悟。”﴿(队伍章9),穆圣(愿主赐福之)也曾说:(世人除学者与学习者外,剩余都是野蛮之人)。
人类所具备的特性与飞禽走兽所不同的就是——知识。人类因为富有知识才更加高贵,而并非是力量、勇气、食多、体硕使其更胜一筹,我们可以看到,骆驼比人更强壮、大象比人更巨大、狮子比人更勇猛。
知识的益处是非常伟大的,真主甚至以学识为标准,提高有识之士的品级。真主说:﴾真主将你们中的信道者升级,并将你们中有学问的人们提升若干级。﴿(辩诉章11)。《古兰经注释》云:此处是为真主要提升信道者中学问的人高于无学问的人,这种品级上的提升证明了知识的益处,因为其目的正是多赐多福,提升品级:今世——拥有较高的地位较好的声誉;后世在天堂拥有崇高的品级。
如果求学者——无论是宗教知识或是世俗知识——希望成功获得知识并不断增长知识使其获得两世吉庆,那么他必须遵循求学的道德品行,直到实现其所盼,获得真主的回赐。
知识与求知的益处已经叙述了不少,那如何才能求得这部“求知秘籍”呢,且听详述:
1、为真主而求学:这是成功求学(如同其他宗教攻修)的先决条件也是重中之重,旨在获得真主的报偿与回赐,更重要的是为伊斯兰教服务,即通过传播所学知识帮助穆斯林大众,使之获益匪浅,如若如此,真主将会将此人求学的每一步记做其报偿与回赐,正如穆圣(愿主赐福之)所说:(谁行一路学一路,真主将引领其走向天堂)。包括世俗知识,也应为主道而学之,真主同样会给予求学者回赐与报偿。比如女性学习医学,学成之后为其他穆斯林女性排忧解难,这样她们就无需尴尬地去寻求男性医生的救助了。至于只为沽名钓誉、自吹自擂、不可一世,虽也学得一身知识、才高八斗、傲视群雄,此等人不但没有真主的报偿,反倒被视为灾难性的失败,将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最严重会致使其无法进入天堂,可见一斑。
2、求学者应具备谦虚(穆圣(愿主赐福之)说:(人如果仍在求学,那么他是学者;人如果觉得自己已是学者,他却实为无知者))、尊敬师长(中国有句谚语说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阿拉伯语中也有类似语句:教我一字母,侍之一辈子)、勤奋(穆圣(愿主赐福之)说为了号召世人求知,曾说过在中国穆斯林间广为流传的一句经典名言:(求学莫辞中国远),因为他知道,中国同阿拉伯国家一样拥有着古老的文明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尽管中国地处遥远的东方也要不辞辛苦地趋之求学;中国古话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等优良品质。
3、求学者应学而从之,即学了知识应运用之,应从中汲取精华,跟随知识的脚步,完美自身。正如穆圣(愿主赐福之)的众弟子在知晓了10段《古兰经》经文后,必先背诵之、理解之、履行之后,方可继续。
4、求学应从娃娃抓起,利用学龄时旺盛的精力和强大的记忆力,不至于待到无心无力无时之时才感书到用时方恨少。阿拉伯有句谚语说:幼师的学习犹如顽石上雕刻。
5、求学者应避免羞涩从而无法求学。中国古代有孔老夫子不耻下问;阿拉伯有位斗士曾说:唯有羞涩者与自大者无法学习;再有穆圣(愿主赐福之)爱妻阿伊莎曾说:辅士中的女子令人可敬,因为她们从不会羞涩与了解她们的宗教。
6、求学者应身先士卒,说其所知做其所了,以免自欺欺人、误人子弟。若想成功求学,必先知晓实情再说再行。真主说:﴾你应当知道,除真主外,绝无应受崇拜的,你应当为你的过失而求饶﴿(穆罕默德章19),这段经文以“知晓”开头,以“行为”结尾,我们只有凭借了解与行为才可实现幸福,而行为只有在知晓了解的基础上方可执行,总而言之,知识是获得两世吉庆的最好方法。
7、求学要分等次,即先易后难,先主后次,正如我们从小学到大学乃至更高的阶段;学习内容也应因材施教,更重要的是有益于自身,穆圣(愿主赐福之)曾经常祈求真主保佑其免受不利“知识”的侵害:(主啊!我祈求您让我免受不利知识侵害),(主啊!请您让我 从您所 教授于我的知识中获益,并教授于我有益的知识,增加之)。
求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旺与发展,关系着每一个人今后两世的幸福,知识是生命的源泉,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人与其他动物的分水岭。伊斯兰教是注重求知的宗教,安拉派遣先知穆罕默德,降示《古兰经》,就是为了把知识、真理 和智慧 教授给人们,让人们获得今后两世的幸福。(伊斯兰之窗)
上一篇:一位霸气妈妈的教女名言
下一篇: 阿拉伯世界,穆斯林哲理名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