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镖
金镖,生于1966年,青海西宁人。曾在西宁东关清真大寺马相臣教长帐下求学多年,1988年毕业穿衣。留学埃及九年,1994年获得艾资哈尔大学教法学学士学位。1997年归国,在西宁富强巷清真寺任教长。任教期间,树立“新旧结合中阿并重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十一年培养学子五百多人,其中穿衣39人。现任青海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西宁南关清真寺教长、穆斯林在线伊玛目。致力于清真寺功能的拓展和经堂教育的传承与改革,积极探索并践行向国人传达伊斯兰真谛的最佳途径。
热门排行
魅力伊斯兰
  • 青海省伊斯兰教经学院2022年本科班招生简章
  • 关注|讲大局、讲法治,慎终如始对待疫情下的朝觐功课
  • 关于暂停2022年度朝觐活动的通知
金镖:死与生
分享到:
2015-05-05 17:58:01 【来源:】 点击:
亲爱的穆斯林同胞们:

      今天让我们探讨人生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话题——死与生。古往今来,许多哲学家、思想家、宗教家苦苦思索,努力寻找答案。作为一名有正信的穆斯林,不仅要正视它,而且要根据经典的指导明白它,以便充实自己的人生,更重要的是在永恒的后世中获得美好的归宿。

      睿智万能的真主说:“多福哉手中握有主权者!他对于万事是全能的。他曾创造了死生,以便他考验你们谁的作为是最优美的。他是万能的,是至赦的。”(67:1—2)
“多福哉手中握有主权者!他对于万事是全能的”指圣洁的、清净无染的真主恩赐了万物诸多持久的福利,今后二世的国权只归他掌握。古今中外的无数实例验证了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楚汉相争,“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霸王项羽败给了平民出身的刘邦;埃及前总统穆巴拉曾是风光无限的一国之君和唯叱咤风云的国际人物,谁能想到他如今竟然成了阶下囚呢?

      真主说:“他曾创造了死生”,按一般人的理解,人生在世,生在前死在后,而本节经文中却为何把死置于生之前呢?经典中有如下的注释:指全能于万事的真主无中生有地创造了我们,此处的“无”就是“死”。母腹中尚未吹入灵魂的婴儿(在一块血或肉团之时)处于死亡状态。《古兰》云:“你们怎么不信安拉呢?你们原是死的,而他以生命赋予你们,然后使你们死亡,然后使你们复活,然后你们要被召归于他。”(2:28)从这节经文中,我们也不难找到:生从何来,死归何所这一问题的最正确、最令人信服的答案。死亡并非是完全的虚无,而是从一种形式到另一种形式的转换。也就是说:所谓的生命就是灵魂与身体的结合,一旦灵魂离开了身体,生命就进入了死亡的阶段。

      真主说:“……以便他考验你们谁的做为是最优美的。”无疑真主创造死生的宗旨在于考验人类。既然真主是全能于万事的,又何必再考验人类呢?经典中说:此处的考验是一种隐喻,特指真主在今世中给了人行善或作恶的自由,并最终以他善恶的行为加以公正的赏罚。这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一种考验,但实质上是真主本有的知识在今世得以验证的过程。打一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某位教师虽对自己的学生了如指掌,但绝不能仅仅以此作为评判奖罚的依据。为了使每个学生心服口服的接受裁决,还要通过考试的手段加以实现。请注意!在此节经文中真主并没有说:“谁的善功最多?”而是说:“谁的作为最优美?”足见善功不在多少,而在多优美。如何判断作为的优美程度呢?经典上有五个标准。A、谁的行为最符合教规;B、谁最虔诚;C、谁对真主的禁戒最远离;D、谁最快速的服从真主的命令;E、谁对教义的理解能力最强。

      真主说:“他是万能的,至赦的。”指真主完全有能力奖善惩恶。因无知而犯罪且能真心悔过的人,真主会饶恕其过失,因为真主是至赦的。

      至圣说:“死亡是最好的劝谏。”是的!想想死亡,今世中没有过不去的事情。我们到墓地游坟,想想许多比自己貌美年轻、比自己更有财富和权势的人都躺在了地下,而不久我们就会步他们的后尘。据艾卜·胡莱勒传述:至圣说:“你们当多记想死亡。”为了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首先就要随时记起死亡——这是伊斯兰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一大区别。中国人一贯忌讳死亡,逃避死亡,甚至认为与死亡有关的数字都是不吉利的(如四楼、四床、四单元等)而伊斯兰却正视死亡。

死亡有以下五个特征。

      第一、必然性。《古兰》云:“人人都要尝死的滋味。”(3:185)凡有生命的东西都要死亡,唯有“真主永生不灭”(2:255)“凡在大地上的都要毁灭,唯有你的具有尊严与大德的主的尊容,将永恒存在。”(55:26—27)

      第二、注定性。即每个人死亡的时间早已被真主注定好了,任何人无权更改丝毫。《古兰》云:“不得安拉的许可,任何人都不会死亡,安拉已注定个人的寿限了。”(3:145)“当他们的寿限来临时,他们不得延迟一瞬间,(当其未来临时)他们不能提前一瞬间。”(16:61)

      第三、神秘性。《古兰》云:“任何人不知道自己明日将做什么事,任何人都不知道将死在什么地方。”(31:34)一个人寿限的隐秘,或许对他本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恩典,因为假如某人知道他死亡的确切时间,反而会使他非常恐惧和痛苦。

      第四、公平性。世间的每一个人(包括帝王将相和平民百姓)都要经受死亡这一严酷的考验,这无不显示了死亡的公平性。既然至圣身为万圣万仙的领袖,真主最喜悦的人也在63岁时与世长辞了,那么死亡对每个人都是在所难免的事。《古兰》云:“在你之前的任何人我没有为他注定长生。如果你死了,难道他们能长生吗?”(21:34)

      第五、不可逆转性。任何人死亡之后都不可能再度返回人世(除个别作为某位圣人的奇迹而曾有的案例)。穆斯林坚信生命只有一次,决不相信投胎转世的说法。《古兰》云:“在他们之前,我曾毁灭了许多世代,那些被毁灭的世代永不转回尘世。”(36:31)

      穆斯林同胞们:我们明白了上述一切后,该做什么呢?

      八个字:准备死亡,珍惜生命。这种准备并非是提前备办卡凡(裹尸布)和埋葬费或购置坟地。而是体现在努力完成真主的义务和人的义务两个方面。如缺了斋、拜和洁课的人理应赶快还补。尚未朝觐的人,当尽快去履行。欠人债务者当尽快还清……
珍惜生命表现在四个方面。1、珍惜时间,多干善功。不少人把有限的时间花费在了无益的罪恶之中,如玩赌博,打麻将,或说闲话,倒是非。2、珍惜亲情。至圣说:“爱你所爱之人,因为你即将要与他离别。”父母亲尚在的人,要尽力行孝,哪怕是多和他们说几句话,多陪他们坐一会,免得双亲去世后再做无济于事的后悔。要加倍呵护自己的同胞兄妹和亲朋好友以及陪伴了自己多年的配偶,要尽力善待他们。3、珍惜自己的事业。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做好每一件工作,把每一天视为生命中最后的一天。当年至圣每当率众礼拜时总是要说:“你们当礼辞别者的拜功。”(即把本番拜当做自己生命中最后的一番认真对待,切勿马马虎虎)。4、常记无常。当年大贤欧麦尔在自己所戴的一枚银戒指上刻有如下字样:“死亡是最好的劝谏。”同胞们:在这无比尊贵吉祥的斋月中,让我们也把这句金玉良言刻在自己的心上,做为时刻警醒自己的座右铭吧!
最后,祈主使我们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去感悟死与生,经受死生的考验。真主说:“他创造了死生,以便他考验你们谁的作为是最优美的。”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金镖

上一篇:金镖:洁课与公正
下一篇:金镖:与斋戒有关的经文及其相关律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