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感伟大的真主,在他的恩典和襄助下,我们已经度过了尊贵斋月的第一周。每当我们手拿椰枣等食物准备开斋的时候,内心总有一种莫名的喜悦,那种喜悦只有斋戒者才能体会得到。穆圣(祈主福安)说:“斋戒者有两次欢乐,一次是开斋的时候,另一次是见他养主的时候。”祈求真主,让我们享受到这两次欢乐!
为什么斋戒者开斋的时候会有一种莫名的喜悦呢?
典籍告诉我们:斋戒者的精神战胜了躯体,理智战胜了欲望,因此会倍感欣喜。
“……可以吃,可以饮,至黎明时天边的黑线和白线对你们截然划分。然后整日斋戒,至于夜间。你们在清真寺幽居(坐静)的时候,不要和她们交接。这是真主的法度,你们不要临近它。真主这样为世人阐明他的迹象,以便他们敬畏。”(2:187)
伊斯兰初期(即教历二年),斋戒刚刚成为穆斯林的定制,开斋后睡觉之前可以吃喝,也可以过夫妻生活,一旦就寝后就不再允许。
有一位名叫盖斯的辅士劳作收工后回家,开斋之前实在太累,还没等妻子做好饭就睡着了。妻子把饭端过来的时候,发现丈夫已经睡着了。按照当时的教规,一旦睡过去就不能再吃喝了。第二天只能空腹继续下地劳动,过度的劳累和饥渴使他昏倒了。“可以吃,可以饮,至黎明时天边的黑线和白线对你们截然划分。然后整日斋戒,至于夜间。”这节经文的降示解除了穆民大众的困扰,也解除了开斋后的夜间睡觉后不能饮食的规定。
“可以吃,可以饮,(至黎明时)天边的黑线和白线对你们截然划分。”这节经文起初降示的时候,没有“至黎明时”,以至于有位圣门弟子不明白到底什么是“黑线和白线对你们截然划分”。于是,他将缝制衣服用的黑白线放在枕头底下,边吃封斋饭边观察白线和黑线,能看清楚的时候才停止饮食。“可以吃,可以饮,至黎明时天边的黑线和白线对你们截然划分。”这节经文补充降示后,穆圣(祈主福安)告诉他那指的是昼夜分明的时候——黎明。
“你们在清真寺幽居(坐静)的时候,不要和她们交接。”
这节经文包含了伊斯兰很重要的一项功修——坐静(伊尔提卡夫)。
坐静的定义:
语言方面,其原意是停留、滞留;教法方面,坐静的定义是:按特定的要求、以特定的形式在特定的地点(清真寺大殿)居住。
坐静的种类:
(1)当然的坐静:比如有人向真主许愿,完成某事或病症痊愈后,为表达对真主的谢意而坐静。
(2)被强调的可替圣行:斋月后十天的坐静。者麻提的一部分人履行了,其他人则脱卸了责任;假如没有人坐静,那么大家都要承担责任。
(3)嘉仪的坐静:除前两项外,其他时间的坐静。
坐静的期限:
大伊玛目艾布·哈尼法认为坐静的最短时间为一天一夜;伊玛目优素福认为是多半日;伊玛目穆罕默德认为(对于嘉仪的坐静而言)最短时间为片刻。我们每次做完小净进入大殿时,即可举意进行片刻的坐静。
坐静的条件:
(1)举意;
(2)封斋;
(3)住在清真寺大殿内。
坐静者的条件:
(1)穆斯林;
(2)理智健全;
(3)身带大净。
坐静的应做事项:
读《古兰》、礼副功拜、记主赞圣、忏悔、思考养主的伟大等。
坐静的可憎事项:
(1)做生意;
(2)胡言乱语;
(3)沉默不语。
(坐静期间不可不说话,也不可乱说话)
坏坐静的事项:
(1)无故离开大殿;
有故则允许,例如上厕所、洗大小净、参加主麻或殡礼、探望病人等教法允许的事项。
(2)因故外出未及时返回;
(3)妇女行经;
(4)发生性关系;
(5)叛教;
妇女可以坐静吗?
当然可以,她们在自己的房间或礼拜的地方坐静。
“你们在清真寺幽居(坐静)的时候,不要和她们交接。这是真主的法度,你们不要临近它。真主这样为世人阐明他的迹象,以便他们敬畏。”
我们已经讲述了伊斯兰是认主独一的、简单易行的、符合人性的宗教。今天,通过讲解坐静的教法律例,我们可以发现伊斯兰教的另一特征,它是出世且入世的宗教,即用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工作。
伊斯兰反对完全的出世,即出家修行、终生不婚或离婚独居,穆圣(祈主福安)说:“伊斯兰没有出家修行。”但伊斯兰鼓励我们在一生当中特定的时间,尤其莱麦丹月后十天,暂时抛开现世的喧嚣和烦恼,一心向主。这样的功修是我们需要的,当年穆圣(祈主福安)就是在光明山希拉山洞独处的时候接受初次启示的。
穆斯林需要和世人交往,但同时也需要在幽静的环境下独处,这种心灵的宁静只要坐静者才能体会得到。假如一个穆斯林一生中没有一次坐静的经历和体验的话,那么他的人生就是不完整的,是有缺陷的。我们再次呼吁大家积极参与坐静!
通过暂短的出世的行为——坐静,让我们学会用出世的精神做好入世的工作。
真主让我们成为大地的代治者,其职责是代替真主治理大地,那就离不开现世的工作,但也不能沉湎于今世而忘记后世,既要入世还不能让现世羁绊着你、缠绕着你,这就需要用坐静来达这种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