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教不是新兴宗教
2014-06-14 11:11:00
【来源:】 点击:
邹智贤
一般认为,新兴宗教特指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形成的一些在教义教规、组织方式和行为规范等方面迥异于传统宗教的宗教团体。有资料显示,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新兴宗教在美国、西欧、日本等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迅猛,人数急剧上升,其影响渗入社会各个阶层,已经成为宗教学和社会学研究者不可忽视的社会文化现象。
广义地说,新兴宗教之“新”,是相对传统的正统宗教而言,二者之间存在互相转化的规律。首先是新兴宗教转化为正统宗教。许多正统宗教在历史上也曾是“新兴宗教”,被“既有宗教”视为“异端”和“非正统”,在经过不断理性化的过程之后,才被纳入人类的主流文化,成为所谓的“正统宗教”。例如,原始基督教是犹太教的“新兴宗教”,而近代的新教则是天主教的“新兴宗教”。从中国历史上看,明清以来的许多民间宗教团体融合佛教和道教的教义,并进行新的阐释,实际上也是当时的一种“新兴宗教运动”。其次是从正统宗教的母体里“孕育”出新兴宗教。新兴宗教不是“无缘之水”,其产生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复杂的社会背景。从理论渊源上看,新兴宗教往往“借用”正统宗教的某些教义教规,加以新的阐释和规定。从社会背景上看,新兴宗教多发生于社会转型时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并迎合了部分人群的焦灼心理和荒芜情感。
在当代社会的新兴宗教现象中,“膜拜教团”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膜拜教团是指新兴宗教中的一些极端主义派别,以其批判现实和对抗主流文化的姿态,向现代文明提出各种质疑和挑战,其中少部分还显露出社会破坏性。“膜拜教团”的英语表达是cult,汉语学界一般以“邪教”一词对译。据此,有人将“膜拜教团”一概视之为“邪教”,我以为值得商榷。其实,不可将膜拜教团和邪教相提并论。膜拜教团中只有极少数具有反社会、反人类倾向,并且对人类社会构成了实际危害的教团教派,可称之为“Destructive cult”,正与汉语“邪教”一词对应,同时将其与其他没有明显危害性的膜拜团体相区别。
新兴宗教与邪教既有关联,又有区别。就其关联而言,二者都剪裁、拼凑并改造传统宗教的教义教规,并且都有背离传统宗教、反抗主流社会的倾向;二者往往多发于社会变革或社会转型期,利益的分化与重组必将引起信仰意识的重新选择,而传统宗教往往倾向于保守,不能对社会的新现象、新问题作出及时反应,这就为新兴宗教和邪教的产生留下了活动空间。需要警惕,新兴宗教中的一些极端主义派别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走上反社会、反人类的道路,往往会脱离宗教的本质而沦为邪教。就其区别而言,二者尽管都在教义上“脱胎”于传统宗教,但新兴宗教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宗教的人文关怀,邪教则对传统宗教教义采取断章取义的方式宣扬“教主崇拜”,为其个别领袖人物谋取个人利益。一些新兴宗教通过适当调整,能够融入社会主流文化,成为现代人的“情感黏合剂”,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作出贡献。邪教则坚持敌视人类社会的病态心理,以极端的非法手段破坏社会安定和人类福祉,最终在与人类文明社会为敌的歧途上自取灭亡。
邪教究竟是不是新兴宗教,是不是宗教?我认为,需要从规范功能和价值功能来判断。从规范功能来看,宗教以社会的道德伦理秩序为核心内容,总是劝谕世人怀善心、行善事和求善果,因此有助于社会秩序的调整。从价值功能来看,宗教是个体内心的信仰,是终极关怀,是精神超越和灵魂拯救,给人以心灵的慰籍。而邪教既缺乏调整社会秩序的规范功能,也没有给人们心灵慰籍的价值功能,不具备宗教的特征,所以邪教不是宗教,当然也不是什么新兴宗教。
(来源:中国社科院学报)
实习编辑:小伊
上一篇:莫以宗教信仰论文明高下
下一篇:关于纪念和庆祝白拉特夜的教法判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