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贵:相互公道宽容 共建和谐社会
2014-03-20 12:11:22
【来源:】 点击:
作者:马成贵
公道是伊斯兰教提倡的高尚美德之一,是伊斯兰教对穆斯林的一项重要道德要求,《古兰经》和圣训要求我们穆斯林,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无论对任何人,甚至包括自己所怨恨的人,也要公道对待,不能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丧失公道的原则,《古兰经》第五章第八节里说:
“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尽忠报主。当公道作证.你们绝不要因为怨恨一伙人而不公道。你们当公道。公道是最近于敬畏的,你们敬畏真主.真主确是彻知你们的行为的。”以上经文要求我们,信仰真主的同时,还要公道待人。
清高的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第十六章第九十节里说:“真主的确命人公平、行善、施济亲戚,并禁人淫乱、作恶事、霸道;他劝诫你们,以便你们记取教诲。”
据艾布胡莱莱传述:穆圣说:“凡信仰真主和后世者,让他善待邻居;凡信仰真主和后世者,让他款待客人;凡信仰真主和后世者,让他讲善言,或者沉默。
各位朵斯提:我们伊斯兰教劝人行善,命人公平、公道,主张善待亲友,和睦邻里,反对恶行、反对霸道。这些主张正是社会和谐的基本因素,所以,我们穆斯林要遵循伊斯兰教的基本精神,积极追求社会和谐。
因此,伊斯兰教要求我们穆斯林信仰真主的同时,还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培养高尚的美德,美德是衡量一个人的信仰是否完善的重要标准之一,也就是说,虔诚的信仰与高尚的美德是相辅相成的。信仰在美德的保护下,才能尽善尽美,而美德只有在信仰的指导下才能发扬光大。
据艾布胡莱莱传述:有人曾问穆圣,最能是使人们进入乐园的是什么?穆圣说:“敬畏真主和美德”。进一步再讲,公道是我们伊斯兰教提倡的高尚美德之一,使人们为人处世的一项基本原则,如果我们坚持了公道的原则,就能消除因不公道所引起的矛盾和纠纷。
据传,当年在维修“克而百”时,麦加人因争夺玄石的安放权,而发生了分歧,争执不下,争执持续到了第四天,由全族中的一位长老艾布伍美叶出来调解,他说:“诸位,你们不要再争执了,大家可以推选一位称心如意的人,由他来裁决。”众人表示愿意听从第一个走进圣殿的人的裁决。这时正直可靠的穆圣正好走了进来,于是,人们高兴的说:“诚实的人来了,我们请他对这件事进行裁决吧!”在此之前,人们发生纠纷时,一般都喜欢找穆圣调解,而穆圣总是不偏不倚秉公办事,使双方言归于好。这次,穆圣接收排解纠纷的要求后,来到玄石跟前,脱下了自己身上的大袍铺在地上,让大家把玄石放置在上面,然后,他请各部族的首领各执大袍的一角,共同将玄石抬到放置处后,穆圣亲手将其放置到了“克而百”的墙上。各部族的人们对此都很满意,穆圣以公道的处理方式平息了麦加各部族之间一场可能发生的流血纷争,从而赢得了人们的广泛的赞誉。大家想一想,这件事情给我们提示了什么?然而,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不难发现,由于不讲公道而引发的纠纷、矛盾、动荡,甚至战争,小则危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邻里之间的和睦,大则危害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社会的稳定。
下面我讲宽容两个字,宽容是真主的伟大德性之一,是我们伊斯兰教所提倡的一项重要的美德。宽容,就是要宽以待人,以德报怨,提倡人们之间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从而营造一种和睦相处的社会环境,正如《古兰经》第4 1章第34节所说:
“善恶是不一样的,你应当以最优美的品行去对待恶劣的品行,那么,与你相仇者忽然间变得亲如密友。”
各位穆斯林.我们回顾一下,认识一下,参考一下穆圣的宽容道德是怎样,穆圣的忍耐是怎样的:
穆圣奉主命宣传伊斯兰教初期,曾遭到麦加古莱什反对派的残酷迫害与追杀,他只能忍痛离开麦加迁移到麦地那,数年后也就是伊历六年,穆圣率领穆斯林返回麦加履行副朝,他们在麦地那受戒后,虔诚的高诵“应召词”,兴高采烈地奔向麦加,他们渴望着拥抱尊贵的天房,当他们来到离麦加不远的侯德比亚时,受到了麦加古莱什反对派的阻拦,古莱什人派苏海力为代表,同穆斯林进行谈判,要求穆斯林返回麦地那,众穆斯林得知此情后纷纷请求穆圣强行进入麦加,哪怕流血牺牲也在所不惜,面对盛怒难平的人们,穆圣安慰道:“我们不是来打仗的,我们是来朝觐天房,履行副朝的。”随后,穆圣接待了古莱什使臣,经过一番谈判,双方达成如下协议:(1)双方休战十年;(2)穆斯林当年不进入麦加朝觐,第二年再来,届时,古莱什人将离开麦加城,穆斯林只能在麦加城滞留三日,而且进城时,除随身佩刀外,不得携带任何武器;(3)各阿拉伯部族可自由选择归信伊斯兰教。事实证明这一协议的签定,避免了流血事件的发生。他为传播伊斯兰教,经受了反对者的各种打击和迫害,以至于他说:任何先知所受的伤害都不如我受的伤害那样重。以后穆圣鼹放麦加时,麦加的古莱什反对派们惶恐地聚集到“克而百”的周围,担心会受到穆圣的严厉惩罚,但穆圣看着这些昔日迫害自己和穆斯林的仇人说到:“你们去吧!你们都自由了。”穆圣如此宽容博大的胸襟令古莱什人感动万分,并纷纷一批又一批地归顺了伊斯兰教,穆圣以这种宽容待人的品行把当时处于哄乱社会教育转化了过来。
各位穆斯林啊!我们也要学习穆圣的这种宽容博大的品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是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因此我们在与人相处时,无论他是你的远亲还是你的近邻,都应当公道宽容的态度与人相处,互谅互让,互相帮助,平等相待,只要人人做到这一点,就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和发展。因为当今世界,因民族和宗教问题而引发的纷争,造成国家分裂、经济衰退,给当地人民和社会造成了巨大危害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中国国泰民安,经济发展,社会稳定,这与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和睦相处是分不开的,对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穆斯林来说,大家都是穆斯林兄弟,搞好团结,学习穆圣的高尚人格和美德,努力实践伊斯兰教提倡的公道宽容的道德修养,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处理好宗教间、民族间、邻里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做一名具有宽容待人高尚精神的穆斯林。
祈求真主让世界平安,阿敏!
(作者系大通县良教乡良教沟清真寺阿訇)
实习编辑:小伊
上一篇:The Islamic Dress Code 伊斯兰穿衣观
下一篇:马忠贤:浅谈伊斯兰教的和平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