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五十四章 天堂与火狱
分享到:
2014-03-01 10:46:25 【来源:】 点击:
       天堂是安拉在后世为赏赐敬畏安拉恪守教门履行善功的穆民而准备的地方,坐落在七层天体之上。天堂有八层,由低到高,分为八个等级。不同品级的人将分别居住在不同层次的天堂里,品级愈高尚者,其所住天堂的层次愈高,距离安拉亦愈近。穆斯林在举行殡礼时,常把“求安拉提高某亡人在天堂中的品级”这句话作为祈祷词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原因即在于此。《古兰经》中述及天堂的各种不同称谓,即代表不同的等级。火狱则是安拉在后世为惩罚不信安拉崇拜偶像犯罪作恶的卡非尔和穆纳菲格准备的处所,火狱共分七层,“有七道门”(《古兰经》15:44),每道门内将收容“被派定的一部分人”(《古兰经》15:44),层层充满了燃烧的烈火(《古兰经》39:16),其燃料是人和石头(《古兰经》1:24),“主持火刑的,是许多残忍而严厉的天使”(《古兰经》66:6)信仰天堂和火狱是伊斯兰六大信仰之一——信后世的重要内容。本章圣训既描绘了天堂的宽阔美好及居住其间的幸福和快乐,又强调了火狱的深邃酷热和禁锢其中的漫长痛苦。既对心善如鸟、弱小卑谦者予以鼓励,又对强横暴戾、狂妄自大者予以警告。是非清晰,奖惩分明,充分反映了穆圣崇善嫉恶的鲜明立场。在伊斯兰教义中,令人恐惧的火狱作为一种警告,无疑在穆斯林心理上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从而起到维系其信仰,规范并约束其行为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它与令人神往和追求的天堂,对于穆斯林具有同等教育意义,即旨在劝诫他们要坚定信仰,恪守教规,行善戒恶。 

1.艾奈斯•本•马立克传述:穆圣说:“天堂为荆刺所布满,火狱为欲望所充斥①。”
 
1、据伊玛目脑威解释,本段圣训文词优美,言简意赅,比喻恰当,意为不历艰辛到不了天堂,不犯私欲入不了火狱。所谓艰辛,即竭力行善而忍受的种种磨难,以及克制非正常欲望而付出的巨大努力。所谓私欲,即导致教法禁止的私通、酗酒、非议他人等恶行产生的非正常欲求。
   
第一节  天堂的恩典

 
2.艾布•胡莱勒传述:穆圣说:“安拉昭示:‘我为我的清廉仆人准备了眼未见过、耳未听过、心未想过的恩典。’”安拉在《古兰经》中说:

       “任何人都不知道已为他们贮藏了什么慰籍,以报酬他们的行为。”——《古兰经》32:17

3.艾奈斯•本•马立克传述:穆圣说:“安拉昭示:‘我为我的清廉仆人准备了眼未见过、耳未听过、心未想过的恩典。’这是后世的贮藏,安拉怎能让你们在今世知道?”接着,穆圣诵读了以下经文:
“任何人都不知道已为他们贮藏了什么慰籍,以报酬他们的行为。”——《古兰经》32:17

4.赛海里•本•赛尔德传述:我参加一次聚会,穆圣叙述天堂,最后说:“天堂里的恩典眼未见过、耳未听过、心未想过。”接着,穆圣诵读了以下经文:

       “他们肋不落床,他们以恐惧和希望的心情祈祷他们的主;他们分舍我所赐予他们的。任何人都不知道已为他们贮藏了什么慰籍,以报酬他们的行为。”——《古兰经》32:17


第二节  天堂里有棵树,乘骑者百年走不出其荫影

5.艾布•胡莱勒传述:穆圣说:“天堂里确有一棵树,乘骑者可在其荫影下行百年。”

6.艾布•胡莱勒传述:穆圣说:“天堂里确有一棵树,乘骑者行百年,也走不出其荫影。”

7.赛海里•本•赛尔德传述:穆圣说:“天堂里确有一棵树,乘骑者行百年,也走不出其荫影。”

8.艾布•赛义德传述:穆圣说:“天堂里确有一棵树,骑着千里马在其荫影下驰骋一百年,也走不出来。”
       
第三节 天堂居民将享受安拉的喜悦,安拉不再恼怒他们

9.艾布•赛义德传述:穆圣说:“安拉对天堂居民说:‘天堂居民啊!’他们回答:‘敬候遵命,我们的主啊!一切福利在你手中。’安拉说:‘你们满意吗?’他们回答:‘我们还能不满意吗?我们的主啊!你已经把从未赐予任何人的恩典赐予了我们。’安拉说:‘我还将赐予你们比这更高贵的恩典!’他们说:‘我们的主啊!还有什么恩典比这更为高贵?’安拉说:‘我将我的喜悦垂降你们,今后我不再恼怒你们了!’”
       
第四节 天堂居民将像观望天上星宿似地观望居天阁楼者

 
10.赛海里•本•赛尔德传述:穆圣说:“天堂里居民将会看到天堂里的天阁①,犹若你们看天上的星斗一般。”
后来,我将这段圣训告诉努尔曼•本•艾布•安亚什,努尔曼说:“我曾听到艾布•赛义德说:‘犹若你们看东方(一说是西方)天际闪闪发光的星斗一般。”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穆斯林

上一篇:穆斯林的家风就是教门风气的表现
下一篇:《穆斯林圣训实录》第五十三章 复生日的情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