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基督教代表团拒绝先知穆圣倡议的共同祈祷真主﹐以辨明真相。 穆斯林与基督教徒从那时开始﹐直到现在﹐双方保持各自对先知尔撒的不同观点。 穆斯林相信﹐先知尔撒将再现人间﹐到那时﹐他将亲自解答这个千古之迷。 他肯定会对世人说﹐天地万物的造化只有一个万能的真主﹐为真主举伴者是在说谎。
+ + + + + +
苏勒“伊姆兰的家属章”的后半部份是与伍侯德战役有关﹐那次战役发生在公元625年﹐麦地那的穆斯林遭到一次战败的羞辱。 敌方是穆斯林的历史仇敌﹐麦加的邪道信徒﹐发动了一次蓄谋已久的挑舋﹐从两个方面对穆斯林夹攻﹐穆斯林被迫应战。 从这个苏勒的第121段经文开始﹐先陈述先知穆圣到前线部署防御工事﹐但是启示内容又转向了高利贷﹑施舍和忏悔﹐最后又重新回到伍侯德战役﹐直到苏勒的最后结尾。
经文的这样曲折变幻﹐引导读者思考战争不是孤独的事件﹐而同信士的思想质量和社会管理密切相联。 如果一个社会存在许多思想腐败和管理混乱﹐内部条件不成熟﹐面对强大敌人必然软弱和空虚。 麦地那穆斯林基地的保卫战﹐不是单纯的军事和武力较量﹐也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改变历史﹐而是社会制度优劣的对比﹐精神力量胜过快马强弓﹐坚守伊斯兰正道是穆斯林社会胜利的保证。 战争的胜负由真主最后决定﹐非人力所能左右﹐《古兰经》说﹕“他们确是不义的﹐或全部加以赦宥﹐或加以惩罚﹐你对于这件事﹐是无权过问的。”(3﹕128) 战争的局势瞬息万变﹐因为人心在变化﹐如果敌人决心归顺真主﹐他们明天就变成了朋友﹐不再是敌人﹐所以﹐战争的事必须灵活机动﹐有时顽抗﹐有时让步。 伊斯兰把战争看作是为正义而奋斗﹐不是个人意气发泄﹐也不是家族复仇。
伍侯德战役对穆斯林是一次教训﹐因为在前一次白德尔战役中﹐公元624年穆斯林获得大胜﹐产生了自满和骄傲情绪。 在白德尔战役胜利之后﹐穆斯林内部出现伊斯兰机会主义份子﹐例如艾伯德.乌拜伊﹐他头脑发热﹐提议拉队伍出去为伊斯兰打天下﹐并且设想要强制所有的人都归信伊斯兰。 《古兰经》说﹕“真主不致于让信士们常在你们的现状之下﹐(但试验你们)﹐直到他甄别恶劣的与善良的。 真主不致于使你们窥见幽玄。”(3﹕179) 一次大战的失败﹐使各种复杂的思想浮出水面﹐跟随真主的使者的弟子们﹐各种态度都在一次失败中表露无遗。 有些人坚定不移地敬畏真主﹐跟随使者出生入死而无悔﹔也有些人﹐看到穆斯林阵势日益壮大﹐个人利益可以受到保护﹐但经不起一点风吹浪打。 虽然人心隔肚皮﹐真心难测﹐但在逢到一次大灾大难时﹐可以分明黑白两边的人群。 《古兰经》说﹕“在懮患之后﹐他又降安宁给你们﹐使你们中一部分人瞌睡﹔另一部分人则为自身而焦虑﹐他们像蒙昧时代的人一样﹐对真主妄加猜测﹐他们说﹕‘我们有一点胜利的希望吗﹖’”(3﹕154) 这后一种人﹐不仅过去才有﹐而是卑劣人性的表现﹐任何时代都能看到他们的表演。 在风平浪静的时期﹐他们可能比任何人都表现得热情和虔诚﹐但在事业失利和形势危机的时候﹐这样的人先是怨声载道﹐然后见利忘义开小差﹐公开背叛。 可见一个伟大的事业﹐为了人类的正义﹐中途的挫折和弯路经常发生﹐我们应当体悟到真主的智慧和援助﹐因为只有这时﹐才能帮助我们擦亮眼睛﹐辨别暗藏在内部的敌人。
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伍侯德战役的失利﹐不是由于领导不坚强﹐或者战略部署有缺陷﹐而是一部分参战的人不服从先知穆圣的命令。 他们在看到个人利益时动摇了﹐无心恋战﹐中了敌人的计谋。 如果坚决服从先知穆圣的战略部署和严格命令﹐战局的结果必定是另一个样子﹐敌人必败。 真主在《古兰经》中的启示充份证明了这个历史教训﹕“你们奉真主的命令而歼灭敌军之初﹐真主确已对你们实践他的约言﹔直到了在他使你们看见你们所喜爱的战利品之后﹐你们竟示弱﹑内战﹑违抗(使者的)命令。 你们中有贪恋今世的﹐有企图后世的。”(3﹕152) 穆斯林自卫队伍中出现松懈和不服从使者的命令﹐战争的局势转变了﹐是战争考验穆斯林战斗人员的结果。 《古兰经》说﹕“嗣后﹐真主使你们离开敌人(停止对敌作战)﹐以便他试验你们。 他确已饶恕你们。 真主对于信士们是有恩惠的。”(3﹕152)从战争前线撤退下来的穆斯林战士们﹐经历了一次精神打击﹐因为出发前信心百倍﹐而遭遇敌人蒙骗而失利﹐百思不解。 真主回答了信士们的疑问﹐他说﹕“你们所遭受的损失﹐只有你们所加给敌人的损失的一半﹐你们怎么还说﹕‘这是从哪里来的呢﹖’ 你说﹕‘这是你们自作自受的。’ 真主对于万事确是全能的。”(3﹕165)
事实就是这样﹐麦加的敌人为毕其功于一役﹐决心取得决定性胜利﹐彻底消灭伊斯兰﹐他们为这次战做了两年的物质和人力准备。 麦地那的穆斯林只是据守阵地﹐保卫麦地那城池驻地﹐迎战麦加远征部队﹐虽然失利﹐但遭受的损失数量仅是敌人的一半而已。 这次战役的失利﹐明显是真主的智慧和意欲磨炼和怜悯他的最后使者以及跟随使者的弟子们﹐战争的失败只是一次严厉的教训﹐而不是毁灭。 这时的真主启示是告诫他们看清历史上那些不信道者失败的过客﹐而鼓励他们不要懮愁和气馁。 真主说﹕“有许多常道﹐已在你们之前逝去了﹔故你们当在大地上旅行﹐以观察否认真理者的结局是怎样的。 这是对于世人的一种宣示﹐也是对于敬畏者的一种向导和教训。 你们不要灰心﹐不要懮愁﹐你们必占优势﹐如果你们是信道的人。”(3﹕137-139)
真主在《古兰经》中一再提到现代人类的史前历史﹐真主曾经惩罚和毁灭过许多次人类﹐都是因为他们孛逆真主﹐偏离正道﹐演变成疯狂和野蛮。 历史上的成败是对现代人类的教训﹐但是眼前的失败是使信士切身感受偏离正道的滋味﹐但是至仁至慈的真主﹐还将给穆斯林再次机会﹐条件是“如果你们是信道的人”。 这个条件可以分成两部份﹕第一敬畏真主﹐第二实际行动。 二者互相不能代替﹐但缺一不可。 在穆斯林社会的任何一次失败中﹐都应当根据这两个条件寻找原因﹐以战争为例﹐决心参加战斗是心理准备﹐但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是由意志转化的战斗力所获得的结果。 具备这两种因素的任何规划和行动﹐都将看到真主的佑助。
历史上有许多战争﹐结果都是出其不意﹐是战争的弱势战胜了强大的一方﹐而最难以想象的失败﹐是来自内部的腐败和变节。 看来敌人的表面强大并不可怕﹐物质和武器的优势不是战胜的必然条件﹐敬畏真主的信道者可以战胜任何强敌。 但是﹐在世界各国穆斯林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失败的战争﹐如果分析任何一次战例﹐原因无非是内部出现了分裂和腐败﹐导致互相残杀﹐使敌人坐收渔利﹐或者是一部分人从穆斯林内部转变成敌人的内应和帮凶。《古兰经》说﹕“如果你们遭受创伤﹐那么﹐敌人确已遭受同样的创伤了。 我使气运周流于世人之间﹐以便真主甄别信道的人﹐而以你们为见证 ----- 真主不喜爱不义的人。 以便真主锻炼信道的人﹐而毁灭不信道的人。”(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