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圣训学》圣训学:圣训学的发展与沿革
2014-02-14 10:34:34
【来源:】 点击:
穆圣时代,由于他本人健在,根本没有必要对他的言行进行真伪的考证,因而也没有所谓的圣训学。圣门弟子时代,在早期,由于穆圣去世不久,对他的教导大家还记忆犹新,并且教务仍保持着穆圣时代的状态,对教义教法没有产生任何分歧。当时的圣训可能是大家都熟知的东西,没必要再进行考证,因而也没有产生考证圣训的学问。但有时也要求对传述人加以肯定,据大贤阿里(愿主喜悦他)说: “我若从穆圣处听到一段圣训,真主就让我从中获取他所意欲的裨益;若别人向我转述圣训,我就先让他发誓,发了誓,我才相信”[43]。到了圣门第子后期,对有些圣训的内容产生了异义,这时才有人问:“这是谁传来的[44]?” 从此,最朴素的圣训学产生了。到再传第子时代,有些人传述圣训时不提圣训的来源,这必然要引起对方的疑问。此外,由于各种原因,这一时期在社会上出现了假圣训[45],这就更有必要为了维护圣训的神圣地位对它的传述人和渠道进行考证了。这时,圣门第子和再传弟子中已经有人对圣训传述人进行评价了。圣门弟子中有伊本·阿巴斯和艾耐斯,再传第子中有舍尔必和伊本·西勒,尽管当时还没有任何文字形式的评述,但他们的言论已涉及到了对圣训传述人的评论[46]。这就为圣训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回历二、三世纪时期,圣训学尚未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但许多学者的学术研究已涉及到了圣训学的范畴,圣训学的内容散见于其它学科中[47]。到回历四世纪时,各种学科逐步分家,圣训学也分出了单独的一科。以艾布·穆罕默德·拉曼胡尔穆宰(卒于回历360年)所编的《分明的圣训学家》为代表的第一部圣训学专著的出现,标志着圣训学的形成。然而这部专著象其它学科的奠基作品一样,不可能把所有关于圣训学的内容都有囊括进去,它只是为后来圣训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接着由内萨布尔人氏哈克目[48](回历405年卒)编出了第二本专著《圣训学认识》,它比第一本书较全面地论述了圣训学原理,但没有分门别类地论述。[49]后来艾布·纳埃目(回历430年卒)在《圣训学认识》的基础上又编了一部专著,但仍然留下了许多空白领域[50]。赫推布·巴格达迪(卒于回历463年)的出现把圣训学推向了第一个高峰,他的圣训学著作《传述学大全》成了圣训学的集大成之作,后来的学者都以此为基础,对圣训学进行了诠释或改写或编辑工作。回历七世纪,伊本·索俩哈(卒于回历634年)的出现把圣训学推向了第二个高峰,他的专著《圣训学》成了后来所有从事圣训学的人参考的蓝本。它基本上固定了圣训的划分以及各项术语的含义。但由于它在编排上不太合理,便给后来的学者留下了发挥的余地。因此,后来的圣训学著作便是对它的重新编排,或注释或缩写。再后来,发展到对其缩写本进行注释,或对其注释进行缩写,这样层层地再注释、再缩写,但总体上没有超出《圣训学》的内容范围[51]。 在对《圣训学》进行缩写或注释的诸多书籍[china1] 中,最有影响的有两本著作:一本是伊本·哈吉热·阿斯格俩尼(回历852年卒)的《思想精华注》,它是对伊本·索俩赫的《圣训学》的缩写本的注释。缩写和注释均是由阿斯哥俩尼一人完成的。[52] 另一本是苏优推教长(回历911年卒)的《传述者培训》,它是对伊本·索俩哈的《圣训学》改写本的缩写的注释[53]。
至此,圣训学的创立大致完成,各种概念和术语基本确定。后来的学术活动都是对前人的著作的注释或改写,并没有增加多少新的内容。
圣训学名著:
经过无数学者上千年的辛勤耕耘,圣训学也如其它学科一样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局面,成了具有大量学者参与耕作的良田美地,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极大的丰富了伊斯兰文化的内涵。圣训学领域卷帙浩繁,佳作频出,其中最著名的有下列几本:
(1)《分明的圣训学家》,艾布·穆罕默德·拉曼胡尔穆宰(回历360年卒)著[54]。
(2)《圣训学认识》, 哈凯目·内萨布勒(回历405年卒)著[55]。
(3)《传述学大全》, 赫推布·巴格达迪(回历463年卒)著[56]。
(4)《传述原理认识指导》,嘎最·埃牙祖(回历544年卒)著[57]。
(5)《圣训学----不可不知的知识》,艾布·哈夫赛·米洋吉(回历570年卒)著[58]。
(6)《圣训学》,伊本·索俩哈(回历643年卒)著[59]。
(7)《报喜警骇者的言行认识捷径》,伊玛目·脑威(回历676年卒)著[60]。
(8)《传述者练训》,苏优推教长(回历911年卒)著[61]。
(9)《思想精华》,伊本·哈吉勒·阿斯格俩尼(回历852年卒)著[62]。
(10)《传述原理》,穆罕默德·哲玛尤丁·嘎西米(回历1332年卒)著。[63]
上一篇:《简明圣训学》第一章 圣训的分类
下一篇:《简明圣训学》圣训学:圣训学的目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