⑤参意无极性理根——通过参悟明确“无极”只是产生性命理气的原根,也是有始的。即先知穆罕默德的灵光。
⑥兀气剖,阴阳分----元气即原初一切精萃的聚合,分化为阴阳二气,严生气,火,水、士——构成物质世界的元素。
⑦无极是种太极(是)树,树藏果内果即根——《正教真诠·忠孝章》解释:‘真主运无极而开众妙之门;成太极而为万有之宗;造人极而为万民之根。无极为种,太极为树,人极为果。树生果里,果藏树中。人极虽微,所包者大,真主运此三大纲领(无极,太极,人极)以造化乾坤万物,天仙神鬼、水陆飞行。草木金石;总备人极之用。”
⑧莫把种作种根人——中国古代哲学认为无极是原根,产生太极,太极化分为阴阳,朋阳产生天地万物一伊斯兰教则揭示“无极非主,非无极不能显真主之首命;太极非主.非太极不能显真主之巨能。阴阳非主,非阴阳不能显真主之妙用;万物非主。非万物不能显真主之全功。自性非主,非自性不能显真主之全恩”(《清真指南·真慈》)。又诗日“无极而太极,天地有无根,堪为万物种;不是种根儿就是说无极之前,已存在原有的造物主——“隐然无象,确然实有”的安拉。
⑨吾教导请教——伊斯兰教与其他宗教的本质区别在于。似‘识主为宗旨,以“五大功修’——念、礼、斋、课、朝为实践;以“归真复命”为人生的最终归宿。
⑩天命与圣条一一天命指“圣教五功,念、礼、斋、课、朝、示人修道而返乎其初也。念,知所归也;礼,践所归之路也;斋,以绝物也,课,以亡己也,朝,复命而归真也”(《天方典礼·五功散》);圣条即指先知言行;“圣人(穆罕默德)为真主所差而代主阐化者,则知其所言为天下式,所行为天下法。凡为穆民者,即当从其指示,遵其命禁,若瞽目顺从引者”(《信源六箴》)
二更初,月正娇,人生世上命不牢。贪荣华,终日劳,身人苦海受煎熬。百年三万六千日。人生七十古来少。劝童稚,细推敲;瞥眼一时无常到。二更屯月正圆,呼吸二气莫放闲。①减饮食,聊睡眠, 常把真言记心间。②青龙宝剑体离手,③斩断恩爱除妄缘。从此间,步步前,得登道岸见真元。④二更末,月正辉,人心唯危道心微。⑤辕马劣,龙虎威,关口重叠山崔巍。虽有青锋难敌斗,怎能砍开出重围。⑥访名师,求护卫,透过云关得真机。⑦
注释:
①呼吸二气莫放闲—一十幼人们在有生命之年(呼吸二气),切勿虚度岁月、必须遵行“天命与圣条”,否则后悔莫及。
②真言记心间——清真言(克里默、团依拜),乃是“圣教传心之法。所以认识真宰止一无二之明证也。”有总信:“我信主本然,以其妙用尊名。我承一切法则”;分信;“我信真主,信一切天神,信一切经书,信一切圣人,信后世,信善恶有定自主.信死后复生”(《天方典礼·谛言篇》)。
③青龙宝剑休高手—一穆民一心向主,克制私欲;以经、训武装身心,如同“青龙宝剑”操在手中,足以战胜一切邪魔。
④得登道岸见真元——修道者斩断妄缘——声色、是非,私欲杂念。潜心参悟,幽恩静默.就可以达到“心不纳物,魏有一直”的境界(登道岸见真元)。所谓“欲思此品还须静,志向成人绝万缘。”
⑤人心唯危道心微——宋代理学家程颐解释:人心,私欲,政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无私欲,则天理(天之所生本性)自明矣。”
⑥砍开出重围——访道途中,龙虎逞威,险关壁立,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访道者,劣马破车,仅一剑在手;势孤力弱,自然难突出重围。龙虎,关口比喻邪魔、嗜欲、自性。
⑦透过玄关得真机------访道者经过“明师”指点,取得自身的护上,明辨是非,战胜形形色色的魉魅邪魔,透过色相揭示本性,窥见到安拉创造宇宙的机密。三更初,月正清,大道不离本身寻。①乾坤大。物难名,尽向微躯方寸临。②道包天地人包道,③贯彻表里与粗精。④知的确,好登程,认己明时认主明。
三更中,月正朗——颗明珠海底藏。⑤。忙登岸,驾轻航,翻人龙窝层层浪。⑥受尽千般无限苦,捞得明珠无价偿。⑦谨护持,莫放荡,富贵好回原家乡。三更末,月正端,一心要从玉院看。⑧登九霄,叩玉环,仙童把盏赴宴欢。采得几般灵妙药,_制成济世妙金丹。⑨遇病夫,⑩赠一工丸,医得疲癃寿南山。
注释:
①大道不离本身寻—一大道指先知穆罕默德的教道,《天方典礼·原教篇》解释:“是道也,至广至大,无所不包,无物不贯,天地归其范围,纤尘无所遗漏。天之所以清,地之所以宁,日月之所以代明,寒暑之所以不息,与夫山之定,水之动,花木之荣瘁,鱼鸢之飞跃,皆道之所弥纶也。”
②尽向微躯方寸临——宇宙万物,人们虽不可能全部全部认识(乾坤大,物难名),但每一事物都显示安拉的征迹。“妙用未显,其体不可见也;妙用既显,则万物孰非其本体之征哉!”
③道包天地人包道—一论色界,则有形之世界大,而人包其中;论心界,则身体之世界大,而色妙包其中。
④贯彻表里与粗精—一安拉的作为,如同阳光普照,表里粗精,巨细显隐,无微不至。
⑤一颗明珠海底藏——《正教真诠迎异章》解释:人的气质禀赋各异,清者为圣贤,如明珠在清水中;法者为不肖,如明珠在浊水中。访道修炼者,即在浊水中揩拭明珠,出污浊而光洁如故。
⑥翻人龙窝层层浪——方道修炼进程分三个阶段;礼剩舍勒尔体)、道乘(托格盖提)、其乘(罕格盖提)。礼乘如舟,道乘如大海,真乘如明珠。造舟为下海,下海为寻珠。
⑦捞得明珠无价偿——探海寻珠,即在茫茫人间世探得“真传”。得珠者,喜登彼岸,超凡人圣;无珠者,茫然绝望,徒自望洋兴叹。
⑧一心要从玉院看——玉院即与人狱相对的天园,阿拉伯语称“占乃提”,乃是敬畏者的最终归宿,他们在天园中享受安拉特赐的“眼不曾见。耳不曾闻,思虑不曾及”的恩典。《古兰经》昭示“他们的憧仆轮流着服伺他们、那些憧仆,好象藏在蚌壳里的珍珠一样”(52:24)。后文“仙童把盏赴宴欢”,就源于这段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