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文化遗产岌岌可危 专家呼吁全球共同参与保护
分享到:
2014-08-02 12:28:05 【来源:】 点击:
王晓真


 

  近期,伊拉克国内局势紧张,战火之中,除了人员伤亡外,伊拉克岌岌可危的文化遗产也再次引发各界关注。7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邀请伊拉克和其他国家的文化遗产专家召开会议,通过紧急响应方案以保护伊拉克丰富的文化遗产。与会者认为,伊拉克的文化遗产面临多重威胁:武装冲突造成的损坏、挖掘文化遗址及非法贩运文物等。

  英国社会科学院伊拉克研究所理事会主席、伦敦大学学院古近东史教授埃莉诺·罗伯森 (EleanorRobson)日前在 “对话”网站发表文章称,伊拉克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包括亚述帝国和巴比伦在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所在地,被认为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伊斯兰教的一个主要中心。

  然而,“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在占领伊拉克第二大城市摩苏尔后,随即颁布“法令”,包括命令摧毁什叶派墓地、神殿及其他文明古迹。罗伯森介绍说,摩苏尔曾是亚述帝国的中心地带。庞大的古城遗址,如阿舒尔、尼姆鲁兹及尼尼微等沿着底格里斯河分布。然而,随着“法令”的颁布,已有六处古迹被摧毁,该地区古文明遗迹前途未卜。虽然,那些有记录的文物能够被识别回收,但那些在未经挖掘的遗址中被掠夺的文物则很难再追踪。另外,更加不幸的是,数以千计的文物在挖掘和买卖过程中遭到了不可逆的毁坏。

  英国社会科学院伊拉克研究所研究员马克·阿尔塔维尔(MarkAltaweel)告诉本报记者,当下这种局面十分棘手。如果有可能的话,可以尝试与在当地仍旧能够对遗址做一定保护工作的伊拉克专家合作。伊拉克民众应被赋予更多的权利来保护这些遗迹。另外,应起诉那些买卖文物者,以制裁并制止这种犯罪行为。

  阿尔塔维尔表示,2003年伊拉克战争时,伊拉克文物遭遇了大规模抢劫,相比之下,这次人们已更有组织性地进行保护,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相关的伊拉克国内法规和国际法规的实施力度有限,当前想要解决抢夺文物、破坏文化遗产问题还很难,恐怕只能做一些补救工作。

  7月18日,一场由伊拉克相关部门和美国专家共同组织的 “目前战事对伊拉克文化遗产的影响”公共座谈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伊拉克埃尔比勒的文物与遗产保护协会古迹保护项目负责人凯瑟琳·汉森(KatharynHanson)表示,可利用卫星图片对正在被掠夺、破坏的古迹进行记录。另外,还应当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曝光恐怖组织通过盗窃文物换取资金支持的真相。

  美国特拉华大学文物及遗产保护伊拉克学会项目的执行主任布莱恩·莱昂纳(BrianLione)在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伊拉克学生对古迹保护、藏品保存等相关课程的学习。同时,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文物保护。

  文物对人们有何意义?当人自身生命难保时,保护文物是否还值得如此忧心?罗伯森表示,文化与人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个体和群体创造文化,文化也将人们以有意义的、创造性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是维系社会的纽带。因此保护伊拉克丰富的文化遗产是所有人共同的责任,全球应该共同参与。

实习编辑:小伊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伊拉克 遗产 文化

上一篇:国家宗教局致信慰问居玛·塔伊尔大毛拉家属
下一篇:郧西县扶贫办深入全县重点村督办整村推进工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