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明良
马明良,留学回国人员,西北民族大学西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中心主任、伊斯兰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甘肃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研究基地特约研究员,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中国中东学会理事,中国-阿拉伯友好协会理事。
热门排行
|
马明良:怎样看待阿拉伯人?
对待阿拉伯人,在眼下中国穆斯林中有两种截然对立的看法:一种是美化,另一种是丑化。在美化者眼里,阿拉伯等同于伊斯兰,一切都好,这主要是由于伊斯兰的最高经典古兰经和圣训是阿拉伯文的,伊斯兰的最后一位先知和使者是出自阿拉伯民族的,伊斯兰的发祥地在阿拉伯半岛,早期的穆斯林主体特别是圣门弟子以阿拉伯人为主……这些人热爱伊斯兰,热爱圣人,热爱阿拉伯语的古兰经,热爱阿拉伯语,于是乎热爱与阿拉伯相关的一切,容不得别人对阿拉伯人和与阿拉伯相关的一切事物提出批评和异议。
丑化阿拉伯人者,则把阿拉伯人说得一无是处,说落后,说贫穷,说好斗,说懒惰,说弱智,说好色,说内耗,说不讲信誉,说不守时间,说欺软怕硬,说这说那,总是一无是处。 不难看出,美化者和丑化者,站在各自立场,貌似对立,其实就是一种思维,也就是极端主义思维,誉者谓一切皆好,毁者谓一切皆坏。 事实上,人世间的事物哪有纯粹的好和纯粹的坏,往往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圣人出自阿拉伯,古兰经是阿拉伯文的,阿拉伯人在圣人的领导下,高举公平正义的大旗,把伊斯兰从阿拉伯半岛推向波斯,推向罗马,推向周边更广阔的空间,然后与信仰伊斯兰的各民族一道,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创造了辉煌的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为人类文明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然而,今非昔比,此一时彼一时,今天的阿拉伯世界落伍了,阿拉伯人的精神状态和气质也大不如前了。因此,阿拉伯世界也有很多阴暗面,阿拉伯人中也有许多败类,对此,我们不能回避,应该正视,好处说好,不好处就说不好,但是瑕不掩瑜,我们也不应走极端,看到阿拉伯世界面临的困难和困境,看到一些阿拉伯的败类,就全面诋毁阿拉伯人和阿拉伯文化,这是不公正的。如果听任有些人全面诋毁阿拉伯人,那么,受伤的不光是阿拉伯人,还有伊斯兰文化和伊斯兰历史,久而久之,甚至会波及伊斯兰教。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尊重阿拉伯文化,尊重阿拉伯人的历史性贡献,同时,也要正视阿拉伯的现状,学会平等待人,用平常心看待阿拉伯世界和阿拉伯人身上发生的一切,好的和不好的,学习其优点,包容其不足。阿拉伯人自身也不要老是生活在对往日辉煌的追忆中,而应该自强不息,不要给先人丢脸。
热门关键词: 阿拉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