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强:从李阳皈依佛门说起
分享到:
2014-07-31 16:57:32 【来源:】 点击:
    据悉,疯狂英语掌门人李阳已经在嵩山少林寺皈依佛门,看其黑发依旧,应该只是在家弟子。做为一旁观者,应该尊重李阳的选择。只是心有疑惑:真心皈依何须如此高调!和当年消无声息遁入空门的霍元甲扮演者黄元申、歌手李娜相比,李阳这一架势,未免有点凡心未泯,六根未净了。

    李阳皈依后发布微博,阐述皈依的几大理由,除了信仰理由之外,还另有它因,正如其微博所言:“我计划在登封市建立全世界最大的的武术和语言推广中心。2015年,首届少林功夫疯狂英语国际冬令营将在少林寺举办!”难怪,这应该又是一出宗教搭台的好戏。

    李阳入佛这一新闻使我联想到去年某个时间,惨遭家暴丑闻包围,形象一落千丈的李阳走进了某座大清真寺,一时间有穆斯林网站疯传,说李阳准备加入伊斯兰,然而狂风过后却无任何喜雨天降。我相信事后会有网友明白“走进清真寺”与“走进伊斯兰”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类似这种名人“被入教”“提前被入教”屡有发生,甚至事后名人的经纪人会出面澄清,子乌虚有,留给炒作者的是尴尬,甚至是矫情、造作。这种现象各大宗教都时有发生。似乎名人入教意味着舞台上的聚光灯独照我身,以显我之非凡,真理惟我,我本真理。

    我们不能否认,名流入教对一个宗教的正面形象、公共品质的提升所起到的轰动效应。《古兰经》规定接受天课的八种人,其中一种就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人,哪怕他们是非穆斯林,亦可接受天课,旨在肯定其产生的轰动效应。但让穆斯林大众把信仰的信心建立在这个昙花一现的轰动效应上,是不可取的。

   伊斯兰形象的提升,需要的是集体形象的共同塑造,而不能单靠某个个体的一枝独秀。《古兰经》“皱眉”章,讲述先知正在对几个麦加贵族宣教时,一盲人来请教问题,先知一心应付贵族,对盲人略有怠慢,对此《古兰经》说:“他曾皱眉,而且转身离去,因为那个盲人来到他的面前。你怎能知道呢?他也许能受熏陶,或听忠告,而蒙教益。至于自满者,你都逢迎他,他不受熏陶,与你何干?至于殷切地来请教你,而且心怀敬畏者,你却怠慢他。绝不然,这确是一种教训。(古兰经“皱眉章”1—11节)其教训的结果是:先知对其致力宣教的那些达官贵人成为了他的敌人﹐而这位期盼聆听先知教诲的盲人却成为优秀的穆斯林,他的名字是阿布杜拉.马克图姆﹐成为了穆圣的得力弟子。

    受此教训影响,后来的多神贵族要求以先知驱散圣寺凉棚下居住的无家可归的穷人(其中就包括传述圣训最多的艾布·胡莱勒)作为他们入教的条件,先知坚决拒绝了这一无理要求。

    这说明伊斯兰是一种大众信仰,它需要精英个体和团队的感召与激励,但精英的标准,并非以财物、地位、技能等世俗标准来衡量,而是以虔诚敬畏,表里如一,乐于奉献的信仰及道德标准为根本前提的。这是来自《古兰经》的教诲:“在真主看来,你们中最高贵者,是最敬畏主的人。”(49:13)先知穆圣的团队中,不乏精英人士,如权贵出身的欧麦尔、欧斯曼,也有奴隶、穷人出身的比俩里、阿里、艾布·胡莱勒等。他们身上最大的闪光点是从先知那里继承来的忠贞不逾的伊斯兰信仰和为人师表的道德教化。

   伊斯兰是无门槛的宗教,我们欢迎精英人士走进清真寺,更欢迎他们走进伊斯兰,在这二者之间,作为穆斯林,我们要持平和心态,一切皆为真主的定然。尤其对待那些脚踏几只“船”的花心名人,更应泰然对之。英名一世的拳王阿里成为了穆斯林,艾乐哈木杜林俩(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名声狼藉的拳王泰森也戴上了小白帽,还朝觐麦加。艾乐哈木杜林俩。仅此足亦,无需喜极而泣,过度渲染。

    一个够水准的穆斯林对伊斯兰信仰的信心至少应该达到这个程度―――无论任何人对你说任何话,无论发生任何事,你的信仰立场都不会有丝毫动摇;无论任何名流大家对伊斯兰教有任何亲近之举或赞赏之辞都不会令你欣喜若狂。

    “真的,一切心境因记念真主而宁静。”(古兰经13章:28节)

萨利赫·刘
写于朱仙镇清真寺
2014.7.30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佛门

上一篇:刘学强阿訇:穆斯林的养生之道
下一篇:刘学强:城市里的留守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