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结语
数代回族人凭借其坚韧的民族性格,攀山越岭来到伊犁,通过努力奋斗,与伊犁其他各族人民一同创造了多样的伊犁文化。另一方面,他们也在祖国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为维护祖国边疆和平与安定,保护辛勤劳动的果实而抛头颅洒热血,在中华民族的奋斗史上书写下华丽的篇章。此外,回族人在历史上的遭遇对今天我们处理民族关系有着借鉴意义:清廷为了制衡各民族与满族的关系,以巩固其统治,对回族进行打压与排挤为后来的民族关系问题留下了隐患,这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特别是在当下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时期,新疆伊犁发展的黄金时刻,如何能有效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伊犁成为当下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
[i]转引自任继愈,金宜久.伊斯兰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417.
[ii]转引自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182.
[iii]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第六册)[M].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8.208.
[iv]任继愈,金宜久.伊斯兰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221.
[v]任继愈,金宜久.伊斯兰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239.
[vi]任继愈,金宜久.伊斯兰教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233.
[vii]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3509.
[viii]赵尔巽.清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1977.3509.
[ix]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出版,1990.69.
[x]吴蔼宸.历代西域诗钞[M]. 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242.
[xi]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第七册)[M].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8.284.
[xii]奇曼·乃吉米丁.中国新疆回族人口的变迁、分布于特点[J].人口学刊,2004,(6).44.
[xiii]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第六册)[M].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8.172.
[xiv]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第六册)[M].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8.216.
[xv]贺灵.丝绸之路伊犁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144.
[xvi]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第六册)[M].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8.294.
[xvii]薛宗正.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583.
[xviii] (日)川久保悌郎著,郑毅、孔艳春摘译.清代向边疆流放的罪犯-清朝的流刑政策与边疆(之一)[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86,(2).89.
[xix]蔡家艺.清代新疆社会经济史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4.
[xx]周轩.清代教案与伊犁流人[J].西域研究,2004,(3).34.
21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第四册)[M].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8.64.
22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第六册)[M].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8.282.
23吴元丰.清乾隆年间伊犁遣犯为民后的屯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4).74.
24吴元丰.清乾隆年间伊犁遣犯为民后的屯田[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4,(4).74.
25袁大化,王树楠.新疆图志卷30[M].北京:民族文化图书馆志局本复印,1983.15.
26马玉麟.伊宁市回族和清真寺史略[J].回族研究,1996,(2).85.
27奇曼·乃吉米丁.中国新疆回族人口的变迁、分布于特点[J].人口学刊,2004,(6).44.
28武红薇,张杰.新疆伊犁回族发展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0).4.
29(俄)尼·维·鲍戈亚夫连斯基,新疆大学外语系俄语教研室译.长城内外的中国西部地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48.
30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第二册)[M].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8.421.
31马坚译.古兰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62.
32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182.
33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新疆乡土志稿[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出版,1990.343.
34武红薇,张杰.新疆伊犁回族发展考[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0).4.
35马玉麟.伊宁市回族和清真寺史略[J].回族研究,1996,(2).85.
36马玉麟.伊宁市回族和清真寺史略[J].回族研究,1996,(2).85.
37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第六册)[M].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8.263.
38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新疆稀见史料汇辑[M].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出版,1990.106.
39袁大化,王树楠.新疆图志卷30[M].北京:民族文化图书馆志局本复印,1983.15.
40新疆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实录新疆资料辑录(第十册)[M]. 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8.290.
4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新疆历史教材编写组.新疆地方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1.204.
4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新疆历史教材编写组.新疆地方史[M].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1991.204.
43余太山.西域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454.
44吴蔼宸.历代西域诗钞[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107.
45余太山.西域通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488.
46马玉麟.伊宁市回族和清真寺史略[J].回族研究,1996,(2).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