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宁的 童谣旧事
2014-01-24 17:22:34
【来源:】 点击:
老西宁的童谣数量众多,有些童谣今天听起来似乎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比如说:“丫头丫头你嫑害,把你给到沈家寨,沈家寨的人害,把你顶着锅盖。”这是一首男孩子调侃和戏谑女孩子的童谣,我小的时候经常可以听到。那么,这首童谣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害,在青海方言里是厉害的意思。给,就是嫁出去的意思。顶锅盖,意思是放进锅里煮了。言下之意就是,旧时沈家寨很穷,日子过得不好,女孩要是不听话,就把她嫁到最穷的地方去受苦。不过沈家寨很穷这件事情,恐怕不是真的,因为沈家寨在贾小庄南,和园树庄接壤,那里的地都是川水地,旱涝保收。当年沈家寨人的生活不算富足,也能称得上是温饱。以前,沈家寨还有一位名叫王冠英(音)的富翁,他家住在西宁市宏觉寺街,是小十字药房富泰堂的东家,1945年,他老年得子,这件事情还曾轰动一时。所以说,沈家寨没有穷到让人“顶锅盖”的地步,这不过是以讹传讹罢了。
不过,有一首童谣里说的事情是确有其事的:“青谷儿,凉谷儿,府门街里的大姑,兄妹俩成了两口。黑天半夜的抽肠扒肚儿,隔壁的老张爷搭手儿。”这件骇人听闻的事情发生在1944年前后,据说是府门街做碾坊生意的一家人,做出了乱伦的丑事,事情被人知道后,就准备杀人灭口,隔壁的老张爷还做了帮凶。后来这件事还成了轰动一时的大案件。
还有一首童谣涉及那个时代出现的新生事物:“北门低,南门高,南门学校里操洋操,洋操操着不得济,学生唱开眉户戏。”得济,在青海方言里的意思是满足。1937年,抗战爆发之后,西宁的南大街小学首先开始对学生军事训练,当时仿照西方的军事训练在老西宁人眼中还是新鲜事物,人们把学生的这种军事训练叫作“操洋操”。后来,许多学校都开始仿效,不仅如此,有的学校还开始排练话剧、街头剧,有时他们排练的时候还在中间加上一段眉户戏,因此有了学生唱眉户戏的说法。
童谣里还有反映人们日常生活场景的:“醒炮响,城门开。尕脚儿载载担水来,走一走,站哈了,叫一尕小伙看哈了。”哈,青海方言,这里相当于语气助词,没有实际的意义。以前,老西宁人都是挑水吃,北门外的北门泉是很多人挑水的去处,早上城门的炮声一响,城门就开了,挑水的人来来往往。以前的女人都是要裹小脚的,裹小脚就走不快,挑了水就走走停停,“载载”就是形容挑水走路的样子。裹小脚的女人挑水停下来的地方,都是人来人往的路上,被人看到也不稀奇了。
作者:巢生祥
责任编辑:小穆
上一篇:“骨节儿当当”里的河湟乡韵
下一篇:托尔斯泰的梦想:生活在伊斯兰国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