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最”护航舌尖上的安全
2014-02-14 15:27:29
【来源:】 点击:
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京举行。会议强调,食品安全源头在农产品,基础在农业,必须首先把农产品质量抓好。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12月25日《新京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舌尖上的安全”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不仅关系到百姓的身体健康和幸福指数,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是对执政能力的考验。中央将此放在重要位置,用“四最”来为“舌尖上的安全”保驾护航,顺应了民众的热切期盼,令人击掌叫好。
一段时间以来,有害、有毒、非健康食品横行无忌、频频来袭,危害我们的餐桌,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刺激着公众敏感而紧绷的神经。本应色香味俱全的美餐,常因“地沟油”、“病死猪”、“注水肉”、毒豆芽、染色馒头等出现而大倒胃口、食不敢咽。调查显示,仍有82%的公众对当前食品安全感到担忧。
在历经多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之后,自上而下的整治和监管也在不断发力。不少地方政府将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实现了各环节紧密衔接,天网密布。今年,国家更是重点治乱,密集出拳,组建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司法解释严惩重处食品安全犯罪,食品抽查合格率也在不断上升。
此次,中央七常委集体出席农村工作会议,将食品安全上升到执政理念的高度,强调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来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可说是找准了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软肋”,彰显了中央回应百姓需求、消除安全隐患,化解民生焦虑的决心和信心。
用“四最”来护航“舌尖上的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抓不懈。当务之急,既要做好“产”字文章,严把生产环境安全关,又要做好“管”字文章,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确保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能找到责任人并且依法追究。我们期待“四最”实至名归,成为终结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的利器。
责任编辑:贝贝
Array
上一篇:美国穆斯林大学生组织斋戒活动以筹资倡导接济饥民
下一篇:我国拟建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