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民新村——宁夏首个家访式旅游村落
2014-05-20 10:47:33
【来源:】 点击:
很早就知道利通区有个穆民新村,因为家家都是旅游接待户,来吴忠的穆斯林国家友人都会到那里去转转。于是,一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如今名扬海内外。3月下旬,正是塞上大地春暖花开之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市上下深入开展。3月26日,我们来到联系点之一——利通区东塔寺乡穆民新村。没有提前打招呼,我们直接进入农户家中,实实在在感受群众生活的变化,触摸一个小村庄充分发挥优势、成为知名旅游景点的发展脉络。
体验:家访穆民新村旅游接待户
驱车沿着吴灵路向东出吴忠市区,不到10分钟时间,我们就看到了马路边一块大大的指示牌——东塔寺乡穆民新村欢迎您。牌子下面,一条笔直平整的水泥路向北延伸而去。
路两侧的树木已经泛着葱绿,等车靠近村庄,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整齐坐落在路边的两排民居,白墙青砖,格外好看。站在村头,一眼望去,每户庭院大门都是统一的绿色双开铁门,门头配以雕花灰砖中式仿古设计。每个小院外观都和谐地融合了中式古建筑和伊斯兰建筑的风格,让人倍感安静祥和。
推开铁门上贴着“家访式旅游接待户7”牌子的一户人家,哇!眼前的景象令人赏心悦目——长方形的庭院内,面南的5间正房墙面一律青砖到顶,配着朱红色的仿古木窗木门,门头和窗棂上雕刻着明清时期民居建筑上的花纹,窗户玻璃擦拭得干干净净。院子中间的花池子里,几棵枣树嫩绿的叶子在阳光下发着亮光,两棵桃树、三棵李子树枝头繁花绽放,时有蜜蜂、蝴蝶花间萦绕。西面的厢房里散发着一股油炸面食的诱人香味。南面院墙根下,赫然放着一架古老的木制水车。东面的厢房墙上,挂着几辫子蒜和红红的朝天椒。我们还没来得及发出赞叹,一个个头不高、皮肤黑红的回族男子笑呵呵地迎上前来,他用穆斯林的方式向我们道了“色俩目”。我们说明了来意,男子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屋。
推开正屋大门,迎面看见的是两个样式老旧的红色木柜子,侧边是一个原色木制仿古架,大堂中央摆放着一张圆桌,桌上摆着油香、馓子和八宝盖碗茶。一面大通炕上铺着深蓝色的羊绒毯子,西墙和北墙上挂着写有伊斯兰经文的匾额,满屋弥漫着淡淡的香味。
男子告诉我们,他是这家的主人郭占武,也是穆民新村最早尝试开展家访式旅游的村民。
郭占武说,穆民新村发展家访式旅游已经快10年了。2005年前后,村里经常会来一些中央、自治区的领导和国际友人,午饭就会安排到一些村民家里。村民们就用平日里招待自家贵客的方式,沏上浓香的八宝茶,端上现炸的油香、馓子,并宰羊煮肉、烩羊杂碎,让客人尽尝回族美食。“这种家庭式的、充满民族特色的接待,让很多国际友人赞不绝口。”郭占武说。
随着参观客人的日益增多,2012年,吴忠市旅游局和国际旅行社的有关人员来到穆民新村,和村民沟通后推出全国首家家访式旅游,得到了全体村民的支持,当年就有十几家农户将自家庭院进行了改造,承担起了接待游客的任务。“现在每年的旅游接待收入远远强过出外打工,而且在和外国游客的交谈中,我也知道了许多外国的民族习俗,知道了很多外面世界的东西,我觉得这钱挣得很开心。就希望你们能好好帮我们宣传一下,让穆民新村的招牌吸引更多人来。”郭占武说。
思考:穆民新村试水,整村旅游“钱”途光明
利通区文体旅游局局长马铁马说,老百姓发展旅游的愿望迫切,政府规划建设给力,穆民新村正在探索一条宁夏整村发展旅游的新模式,“钱”途光明。
马铁马介绍,目前,政府已规划出穆民新村穆斯林文化、餐饮、宗教等一系列发展方向。通过前期已建成的统一中式回族村落、配套回族民俗展示、回族手工艺品销售和住宿软硬件建设,已形成具有鲜明回族特色的回族风情旅游村。“与此同时,我们与宁夏国旅等多家旅行社合作,推出以穆民新村为中心的吴忠穆斯林风情一日游线路。通过完善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建设,打造一条具有国际水准的穆斯林旅游线路。”马铁马说,这条精品旅游线路与传统的旅游线路最大的不同就是体验式旅游,每个穆斯林家庭就是一个景点,原生态地展示宁夏回族历史文化、饮食、宗教和习俗。
自治区旅游局相关人士表示,穆民新村家访式旅游模式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但需提高软实力,如配备导游和专业的旅游接待人员,同时在挖掘回族文化产品方面还需独具匠心,推出具有原生态特色的回族演艺和手工艺品。营销推广方面,则需要注重国际化营销思路,通过与国际旅行社合作,确定明确的目标客源市场,有针对性地提供阿拉伯及穆斯林地区游客喜爱的旅游产品。
郭占武说,家访式旅游其实就是一种新的农家乐旅游模式,要想发展壮大,还需要在内涵挖掘上更深入。限于自然条件,穆民新村家访式旅游季节性较强,游客基本集中在每年4至10月份,其余时间人较少。主要原因是没有一年四季都可观赏的风景和可参与的节目,所以外地游客千里来访觉得“划不着”,本地游客觉得“没啥好玩的”而不青睐。建议政府今后可在回族农耕文化、回族中医药文化、独特的回族民俗文化、饮食文化、黄土风情等旅游资源的培育开发上加大力度,以文化内涵吸引更多游客。
探究:穆民新村何以一枝独秀
曾有媒体记者问“吴忠市是中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尤其是回族人口集聚的利通区,有很多穆斯林村庄,为何偏偏选择在这里打造一个走向世界的穆民新村?”
干了21年村支书的马少华告诉我们其中的秘密:这个村的软硬条件好。穆民新村前身是利通区东塔寺乡石佛村八组,全组68户、320多名居民全部是回族,其中有30多位赴麦加朝觐的哈吉。该组80岁以上的回族老人有数十位,超过百岁的长寿老人有4位。更让外界赞叹的是这里民风淳朴,多少年来,没有一人违法犯罪。2001年,利通区按照宁夏新农村建设要求,将该组旧庄点民居进行翻建、道路进行硬化,整齐的平房院落、宽敞的水泥路让村貌焕然一新。
吴忠市回族人口占51.53%,被称为“中华回族之乡”,而穆民新村又是全市较为典型的纯回族村落,因其独特的回族饮食文化和民族风情,2007年,穆民新村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点,成为中外穆斯林游客到宁夏的必到之地。
近年来,吴忠市在大力发展特色旅游产业之际,为打造独具特色的回族旅游目的地,从2011年开始,以回族家访为旅游主题,在穆民新村中新建了回族文化展示厅,并选取部分有特色的家庭作为专门接待户,为来访客人提供住宿、餐饮等便利,让游客真正和回族人家亲密接触。
2012年,吴忠市和利通区以打造回族民居民俗文化展示村为目标,将该村房屋改造成青砖灰瓦的明清风格民居,并结合该村的回族文化传承,将穆民新村作为目前国内首个家访式穆斯林旅游景点隆重推出,主要提供体验式旅游。游客可进入村里的穆斯林家庭品尝各种清真美食,体验回族群众的生活起居和宗教习俗。这种体验式旅游,能使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宁夏回族群众的生活习俗、饮食文化和历史传承。
目前,穆民新村的一期民俗风情园已经落成并对外开放,村内68户常驻穆斯林家庭中有20多户已开始正式接待游客。
马少华告诉我们,为了让来旅游的客人待得住,村里积极争取项目改造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回族博物馆、演艺广场等工程即将竣工。今年,全村积极流转土地,在新村的周边配套建设了一些旅游附属园区,其中在新村东北面建设了面积为310亩的采摘园,种植葡萄、桃子等;在南面沿吴灵路种植绿化带,建设占地70亩的生态风情园;在风情园东侧,由村里的党员、蔬菜种植大户刘云发展蔬菜种植;在西面建设停车场,拟建面积为万余平方米的利通区回族敬老院。“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能吃、能玩、能体验劳动快乐的特色旅游景点。”(吴忠新闻网)
实习编辑:小伊
上一篇:夏游古城喀什 不可错过三大旅游地
下一篇:伊宁市旅游经济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