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访光塔寺先贤古墓 寻找海丝路的文化印记
分享到:
2014-08-28 19:56:25 【来源:】 点击:

怀圣寺

唐贞观元年,穆罕默德圣人派遣他的大弟子艾比·宛葛素到中国来传播伊斯兰教,怀圣寺是他和侨居广州的阿拉伯人共同修建,因怀念穆罕默德圣人而得名。“宛葛素来了之后,就在蕃坊开始进行传教生活。为了过正常的宗教生活,就必须要建立一个清真寺。所以在他的发动下,经过蕃客们的努力就建了中国的第一间清真寺,后来过了不久,穆罕默德圣人归真,为了怀念穆罕默德圣人,就把这个寺称为怀圣寺。门口有一块牌匾,写着“开宗明义”也是这个意思。”广州伊斯兰教协会会长易卜拉欣·保延忠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据介绍,怀圣寺不仅是中国第一座清真寺,也是伊斯兰文化经学的源泉,在我国传播伊斯兰教的历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怀圣寺里,中阿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融合在一起,既有典型阿拉伯风格的光塔,也有中国宫殿式的看月楼和礼拜大殿。此外,大殿门口的对联也是中阿文化融合的生动体现。“殿门口的对联是用阿拉伯文写的,对联是中国文化,阿拉伯文的写法则体现的是阿拉伯文化。根据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是从右到左横着写的,不可能竖着来写的,而这个对联就是很巧妙地将阿拉伯的两段圣训变成好像是一边七个字的中国式对联,这是很典型的中阿两种文化的融合。”保延忠补充道。

光塔

坐落于寺门西南隅的光塔是典型的阿拉伯建筑,高36.3米,是唐朝时期广州市的重要标志性建筑,当时塔位于珠江边,入夜后塔顶会悬灯为来往的船只导航。“清真寺的塔是我们练“邦”用的塔,我们都把它叫做邦塔,百姓听到那些蕃客叫它邦塔,又感觉这个塔光溜溜的,晚上还会发光,又与光谐音,后来慢慢地就演变为光塔。”保延忠如此介绍,“这个塔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已经1380多年了,屹立在原来的地方一动不动,它见证着从唐朝到现在整条珠江河的变迁,也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衰。”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光塔寺 先贤 古墓 海丝路 文化 海山丝绸之路

上一篇:拉萨有个宁夏人“大本营”
下一篇:穆斯林出游必备|香港、台湾的禁烟酒清真餐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