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兴:在西藏她把爱种在学生心里
分享到:
2014-02-06 11:24:53 【来源:】 点击:
  李佳兴,女,中共党员,1990年10月出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非营利组织管理方向研究生。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第九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江苏省“十佳青年志愿者”,江苏省首届“我身边的好青年”。五年来,李佳兴在刻苦钻研学业的同时,坚持用行动去奉献社会,深入社会基层,执着于“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无论严寒酷暑,她都不曾停下志愿服务的脚步。本科期间,她组织带领大学生走向社会,开展公益服务50余次,涉及养老、环保、爱国主义教育等多个领域。

  在湖南岳阳,她曾深入农村一个月探访百位“空巢”老人,参与“孝基金”农村养老调研,为当地老龄委建言献策;在陕西汉中,她带领家乡的大学生,在汉中市社会福利院义务服务一整个暑假,亲自照顾24名残疾弃婴的日常起居,得到了福利院工作人员的好评。




 
 李佳兴在为孩子剪指甲让他们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2011年1月18日,在通过多轮筛选之后,李佳兴作为志愿者远涉重洋,前往西非加纳,参加艾滋病预防宣传项目。为了解决运作资金短缺的问题,她和其他国家的实习生一起前往当地的很多公司争取赞助。为了实现让当地所有孩子都能接受培训的目标,她走进20多所学校,向学校老师介绍ASK项目。

  在食品水电等生活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李佳兴乐观的面对生活上工作上的各种困难。还利用自己的才艺特长,教学生中国功夫,一起跳非洲舞蹈,教大家包饺子,很快便融入了当地人的生活,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在国际志愿者组织这个大舞台,她展示了当代中国青年的良好形象。

  2012年7月至2013年7月,李佳兴参加研究生支教团赴西藏支教。在高原工作,对身体本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她到工作岗位堆龙中学报道以后,一边用坚韧的毅力克服着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一边勇挑重任,担任两个初三毕业班的英语老师,还要协助学校教务处,阳光小屋(学校的助学扶贫中心)开展一系列工作。

  令她欣慰的是,新颖的教学方法,认真负责的态度,过硬的专业基础和对学生真诚的关爱,使她很快得到了当地学生的信赖和喜爱,看到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日渐高涨,她更是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工作当中。作为英语老师,她认为语言教学,不仅要教学生们如何使用语言,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教学为学生们打开一扇窗,激发他们去探索窗外的天地。因此她的课堂总是在教给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李佳兴关心她的每一位学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比如,万圣节时,她带着学生们一起做面具,鼓励他们用英文交流。在担任初三毕业班教师的同时,李佳兴还担任初一年级英语口语兴趣课教师。在工作之余,李佳兴还参加了西藏团区委发起的“关爱农民工子女”项目,每周都要去为农民工子女补习功课。 

  作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名成员,她对自己工作的要求是不仅仅要完成支教的本职工作,还要作为一座联系内地和西藏的桥梁,尤其是促进华东地区和西藏地区各方面的沟通与交流。2012年10月李佳兴号召组织了“冬季捐衣”的活动。西藏的冬天很寒冷,一些贫困家庭的学生缺少过冬衣物。虽然这边的学生在校内,有国家的“三包政策”,基本衣食都没有问题,但是冬天的话,贫困家庭的孩子还是缺乏保暖衣物。李佳兴将活动详情公布在网上,几乎每天都能收到爱心人士的电话。活动的影响范围已经大大超过了支教团的预期,不仅有江苏的热心市民,还有来自上海、浙江等多地的朋友在积极地与我联系着捐衣的事宜。甚至有公司采购了数十箱新棉衣寄往西藏。

  在李佳兴赴西藏支教之前,她就希望能够将自己获得的“新东方特别奖学金”用于促进西藏青少年儿童发展的公益项目。因此,在西藏的一年,她常常深入当地村落,走访学生家庭,了解孩子们的需要。

  2013年的元旦节期间,西藏全区的学校都已经放寒假。但李佳兴还留在西藏,参与“雪莲花”公益活动,前往林周县的村落,将募捐物资发放给更多需要的人。她也曾多次到古荣乡、羊达乡、马乡等各个乡镇家访,去和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沟通交流。为了找到真正能帮助牧区青少年的项目,她积极联系社会各界人士,听取各方意见和建议。

  她发现,学生们在学校住校期间,都有生活老师督促并帮助他们做卫生清洁。但在放假从家回学校以后,学生们的个人卫生状况总是不如人意。于是,她决定在支教即将结束的时候,发起“绿芽关爱行动”,致力于帮助农牧区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生活习惯,同时给青少年普及生理卫生知识。

  2013年7月,李佳兴在创意众筹网站“追梦网”发起了“绿芽关爱”公益项目。项目上线以后,得到了数百人的支持,成功为牧区儿童募捐到300份“爱心清洁包裹”。同时,项目还走进村落,给孩子们发放《“绿芽”青少年健康生活指南》,开展卫生习惯养成教育课堂。

  在西藏支教期间,她常常给学生讲述自己参加公益行动的经历,在她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她的学生们也自发的去做好事,自发的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她在学生们心里,种下了“爱”和“感恩”的种子,李佳兴相信她的学生们以后一定会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西藏地区2012年西部计划志愿者交流大会上,李佳兴曾代表西藏地区研究生支教团全体成员做出发言,她说,“做好志愿服务要求志愿者们保持‘三心’,责任心,平常心,服务心。对待工作要保持责任心,对待志愿者这样的身份,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把自己放在特殊位置要求特殊待遇。对待我们的服务对象,则要不断加强服务意识和技能,真诚的与当地人民相处。”而她也正以自己的行动履行着自己的承诺,坚持着自己的执着——“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来源:民族报)



实习编辑:小伊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李佳兴 西藏 她把

上一篇:25个家庭将市福利院孤残儿童领回家过年
下一篇:穆斯林大学生寒假开展传递爱心公益活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