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凰寺
分享到:
2013-07-12 09:29:36 【来源:】 点击:

 

    风凰寺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原名真教寺,俗称回回堂、礼拜寺。与怀圣寺、圣友寺、仙鹤寺同为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兴建的四大著名清真寺。在浙江省杭州市中山中路。宋时称文锦坊,俗称羊坝头港。因其原建筑群布局似凤凰形,故清道光十八年(1838)改今名。

 

    关于该寺的始建年代说法不一,据北宋苑祖述在南宋初年所撰《杭俗遗风》曰:“回回堂在南大街文锦坊地方,系回回教民聚众礼拜之所,故一名礼拜寺。其堂四方壁立,高五六仞,迎面彩画,有回教寺匾额,中间圆门,上造鸡笼顶。”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载:“真教寺在文锦坊南,元延祜间,回回大师阿老丁所建”。清康熙九年(1670)重修真教寺碑记载:“寺创自唐、毁于季宋,元代辛巳年有大师阿老丁者,来自西域,息足于杭,瞻遗址而慨然捐金,为鼎新之举,表以崇闳,缭以修庑,焕然盛矣”。据上述记载,该寺可能始建于唐、宋时期,元延祜间阿老丁重建,明清时重修。

 

    1929年因改建马路,拆除原5层塔式大门,使寺院地盘缩小。全寺面积约26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03平方米。现存大殿中3组并排的后窑殿,据中国建筑学家鉴别,中间一组为宋时所建,其余两组为元代增建,后由明代依原型重修。全用砖砌成,四壁上端转角处砌菱角牙子叠涩收缩,上覆半球形拱顶,不用梁架,故称“无梁殿”。殿中通面阔28.15米,以拱卷门分隔成3大间,每间有半球形穹窿顶,穹顶建有3座中国式攒尖顶,中间为八角重檐,南北次间为六角单檐,筒瓦板垅,翼角起翘。

 

    殿内礼拜朝向墙砌有凹壁,壁面装有精湛的明代木雕,镌刻有书法精美的《古兰经》文。朱漆贴金,富丽堂皇。殿后墙有青砂石制“经香台”4座,两侧为雕竹节望柱,束腰刻有花草,构图洗炼,刀法遒劲,当是元代遗物。殿中间为木制“经函”,雕刻阿拉伯文,工艺精致,可能是明景泰二年(1451)重修时设置,是我国伊斯兰教艺术珍品。

 

    进正门,穿门厅,为1953年新建之礼堂。寺北墙内建有碑廊,存有阿拉伯文,波斯文碑石24块,还存有明永乐,弘治敕谕碑以及清顺治、康熙年间重修寺碑记等文物。该寺建筑具有伊斯兰教与中国建筑风格相结合的特点,是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曾先后3次拨款进行了全面修缮,面貌焕然一新。现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责任编辑:M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风凰

上一篇:份额继承制
下一篇:福尔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