怛逻斯之战(Harb al—Talas) 8世纪中期中国与大食在中亚的一场战争。亦称塔拉斯战役。8世纪阿拉伯阿拔斯王朝与中国唐王朝是雄据亚洲的两大帝国,国势在今中亚一带接壤。
当时昭武九姓胡的康国(撒马尔罕)、石国(塔什干)、安国(布哈拉)等,于7世纪中期唐高宗时,即已向唐朝纳贡。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因石国国王“无藩臣之礼”,安西节度使高仙芝(?~755)奏请讨伐,遂率兵临其城下,石国国王乞和,仙芝趁其不备引兵袭击。
据《通鉴》载:“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伪与石国约和,引兵袭之。虏其王及部众以归,悉杀其老弱。”高仙芝还把石国王带至唐朝京城,杀之以请功,激起西域各国愤怒。石国王子请求大食共同攻唐。大食及各胡国联军,由呼罗珊总督艾布·穆斯林派部将齐亚德统率,唐将高仙芝率蕃汉兵五六万人迎战于怛逻斯(今江布尔)。该城在楚河西岸,城周8~9里,是各国商胡杂居之地。两军在此相持5日,未分胜负。
后因高仙芝麾下的葛逻禄部众阵前倒戈,与大食军夹攻唐军,高仙芝军大败,其军卒大多被歼灭,部分被大食俘虏,遣往中亚、西亚为奴,高仙芝率几千士卒逃回。同时,在被俘唐军将士中,有“画匠”、“织络者”与造纸工人,他们将中国的造纸术等传入中亚、西亚,再经阿拉伯人传人欧洲。
此次战争被俘的杜环在大食旅居十数年后回国,将其在各地见闻撰成《经行纪》一书,对大食国伊斯兰教的信仰、教义、教规、各地的风土民俗等作了客观的记载。战后大食便遣使与唐朝修好。756年唐肃宗借大食兵平定了“安史之乱”。
来源: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责任编辑: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