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目国
分享到:
2013-07-09 16:31:27 【来源:】 点击:

 

    淡目国(Demak)  印度尼西亚第一个伊斯兰教王国(1478~1586)。旧译“宾塔腊”。位于爪哇岛东北部,原为信奉印度教的麻喏巴歇国的领地。15世纪前期由印度、波斯、阿拉伯穆斯林商人传入伊斯兰教,因商业利益,该地的商业贵族及封建领主也改宗了伊斯兰教。

 

    1478年,淡目太守拉登·帕塔(Raden Patah,?~1518),趁麻喏巴歇国瓦解之机,在穆斯林商人的支持下,宣告独立,自称为淡目素丹。王室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教义,遵奉哈乃斐学派教法。1513年,拉登·帕塔派其子、海军提督优努斯率舰进攻葡萄牙人统治下的马六甲未果。1513~1518年先后征服了西达尤和麻喏巴歇国的其他前属地,使伊斯兰教传播到这些地区。

 

    1518年,优努斯(Yunus,1518~1521在位)继任素丹,占领麻喏巴歇国首都杜马板,扩展王国疆土。在素丹特林加纳(Pangeran Trenggana,1521~1546在位)执政时,国势兴盛,先后征服了苏比特乌朗国、马打蓝国和答哈国,控制了爪哇大部。他对印度教徒的小王国诉之于宗教宽容和武力征服两手政策。对信奉伊斯兰教的独立小邦采取联姻的合并政策。

 

    王国经济、对外贸易及文化有较大发展。在主要商业港口城镇,修建清真寺和宗教学校,对伊斯兰教长老分封领地,掌握宗教权力。1546年特林加纳在作战时被刺后,王族中发生争夺王位的混战。1546年,特林加纳之婿、巴章地方领主阿迪·威查亚(Adi wijaya,1546~1582在位)夺取王位,迁都巴章(今梭罗西南),史称巴章王国。

 

    1568年,阿迪·威查亚在吉里的伊斯兰教长苏南·吉里主持下,正式称素丹。巴章国属各地领主的联盟国家,领土除直辖领地巴章本土外,还拥有自由领地和藩属,包括中爪哇和东爪哇。后各地领主相互战争,巴章王国分裂。1586年在素丹阿里亚·潘吉里(Aria Pangiri)执政时期,为马打蓝素丹国森纳帕提所灭。

 

 

    来源: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责任编辑:May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上一篇:待婚期
下一篇:道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