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哈提亚尔巴巴坟 中国伊斯兰教古墓。相传卜哈提亚尔是一位阿拉伯名医,南宋时携二高徒来华,居留杭州。他们用西域医术为回、汉百姓治病,颇有名声,受到百姓爱戴,归真后葬于江苏省杭州市古城边。
民国时期拆城墙发现该墓,一穴三坟,一大二小,均为青石砌造。遂迁葬于南山路清波门北面转角处,后人敬其高洁,尊称“筛海坟”,“巴巴坟”,并筑墓园一座。白云居土《游杭快览》云:“外围以铁栏,石棺堆立,花纹极细,古意盎然”。
墓园是半圆形,占地145平方米,青石铺地,前有剑形铁栅门,背有雕花砧样,园内种植松柏及花草。古墓3冢,均用整块太湖石和大青石凿刻组装而成,上有万团花、玫瑰花、云牙花,祥云万朵,雕刻极为精细。陇右马福祥曾捐金修建该墓,并勒石题词。碑文云:“杭州拆城时,出古墓三冢。据阿拉伯文碑,为天方先贤哲卜哈提亚氏及从者之墓。
当道拨清波门外隙地付邑绅改葬。丁卯夏余游西湖,为捐金以落其成。九月偕内子书诚重来敬题三绝,付金敬秋刊之石,以志敬仰。陇右马福祥拜记。”丁卯夏,当即民国十六年(1927)。所题三绝,题名“天方先哲卜哈提氏墓”,曰:“临安处古繁华地,南渡君臣一瞬间,七百年来五气歇,独留荒冢对青山。
穆教千年万化宗,宣扬经典肆东封,清波门外西湖路,却胜骊山几万重。天方先哲留三冢,其产出自中亚西,阿拉伯文传姓字,不烦冥漠为君题”。“文化大革命”期间,该墓被拆毁,马福祥碑及其所言阿拉伯文碑均不复见。尚存奠基石2方,一方为“清真先贤卜哈提亚尔墓”,一方为“回教清真凤凰寺”,字迹清晰可见。为缅怀先贤,抢救古迹,杭州市伊斯兰教协会进行了修复工作。
来源: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责任编辑: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