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镇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清真寺。坐落在河北省交河县泊头镇街南头,即渤海之滨隋朝开凿的大运河西堤。建筑年代尚无定论,据传始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后经建文、永乐、万历时几经修葺,崇祯年间扩建。现寺内匾额有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的题字,后殿墙砖上有:“光绪三十四年(1908)重修”题字,另有砖刻记有清代嘉庆、咸丰和民国十七年重修的字样。
据建筑专家根据大殿结构和细部型制推断,认为约清初所修建。全寺占地11200平方米。寺正门仿北京紫禁城午门式样,门楼巍峨。正门两侧有雕刻的扇形八字墙陪衬,墙两边各有一便门,朱红门扇,上端为武式古栅出厦。前院南北各有义学堂10间,中间有近20米高的邦克楼,为二层重檐轿子顶。后院有南北陪殿20间,有明代木构特色的花殿阁,饰以木雕字画和花纹图案。穿过殿阁门,为花墙丹樨,丹樨两边有南北讲堂20间,专设经堂小学和经堂大学。礼拜大殿前有月台,月台前部正中建有屏门l座。屏门左右沿月台有砖栏杆围护。大殿东西长55米,南北宽29米,面积为1950平方米。
大殿分前、中、后3殿合一,称“九九八十一间”。建筑构架高大,前部为起脊屋顶,突起高耸,中部较低为歇山卷栅,后窑殿呈方形为攒尖顶。殿顶架起六角形亭子,顶部用方木叠落成藻井形式,突然高起,飞檐四起,角亭对立。后庭院有沐浴室16间,对厅4间及女寺。大殿正门两侧悬有明、清皇帝及名人题匾18块。全寺楼台殿阁,成垂一线,布局合理,对称协调,具有中国宫殿式建筑风格。1981年由政府资助全面修缮。1982年被列入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
责任编辑:M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