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赛奖-奖项设置
“荷赛奖”分为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基本覆盖了新闻摄影的各个方面。每类还分单幅和组照(最多不超过12幅)两项。大赛从所有参赛作品10类20项中评出年度最佳新闻照片一张,并由儿童评委会从当年部分获奖图片中选一张为“儿童奖”。
荷赛奖-评选程序
评选团评选照片分初评、复评和定平三个程序。
评选之前,评选团成员对参赛的数千幅照片浏览一遍,取得印象,基本不问及照片说明。初评时,逐张过目,只要有三张赞同,即可进入复评。复评时,有六票赞同则可进入定评。定评时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得票多者则得奖。
荷赛奖-奖项影响
该比赛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有威望的新闻摄影比赛之一,它的宗旨是“促进信息的自由、不受限制的交流,鼓励高水平的专业新闻摄影标准”,对全世界新闻摄影事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世界新闻摄影的规模不断扩大,到现在,每年都有数十个国家近万幅作品参赛,比赛项目发展到9类18项是世界上参与范围最广,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新闻摄影大赛。它的作品成为人类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的见证。
荷赛奖-历届中国获奖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获奖者历来多为西方摄影师,不过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参赛者迅速增多,中国摄影工作者也曾多次在这一赛事中折桂。本届比赛有来自124个国家和地区的5500余位摄影师选送的9.6万幅作品参加,参赛人数和作品均创历史新高,其中中国参赛者达490人,也为历届之最。
1959年,45位中国摄影家的55幅作品首次参加了第三届比赛,并取得了45幅入选的佳绩。
1988年,第31届的荷赛,新华社记者杨绍明(中国国家主席杨尚昆次子)拍摄的《退下来的邓小平》获得新闻人物系列铜奖,在荷赛奖中实现零的突破。
1996年第39届荷赛中,山东画报李楠的作品《聊城少儿杂技学校》荣获艺术类单幅金奖。
2000年第43届比赛中,北京中国新闻社王瑶的作品《60岁重返舞台》获得艺术类组照金奖,拍摄了“中国舞蹈皇后”、60岁的中国舞蹈家陈爱莲。
2002年第45届荷赛,北京中新社贾国荣的作品《中国体操夺冠赛》获得体育类单幅铜奖。
2003年,第46届荷赛奖《天津日报》摄影记者祁小龙的《针灸减肥》获科技类单幅三等奖。
2004年,第47届荷赛奖,自由摄影师卢广的作品《艾滋病村》。
2005年2月11日,第48届荷赛奖,邱焰的参赛作品《李小双体操学校》获体育专题类组照三等奖。
2006年2月10日,第49届荷赛奖,《深圳商报》摄影记者余海波拍摄的《大芬油画村》获得艺术娱乐类组照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