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1949年以后的海南回族教育
(一)、普通学校教育
1950年海南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回族的文化教育,在三亚凤凰镇创办汉语学习班,学费全免,从而使更多的回族学生能够享受教育。之后,凤凰镇回族的文化教育始终没有中断,教育形式稳步发展。
1952年人民政府在回新村重建小学,仍取名为回新小学,并在回辉村创办回辉小学,成为海南解放后政府公办的两所回民小学。1958年在回辉小学共有247人,除汉族学生15人,黎族学生23人,其余209人均为回族学生;全校教员共8人,有6名是回族。在1958年还创办了凤凰中学(原为崖县红旗中学),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前,又重新定名为羊栏中学。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凤凰镇回族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1990年凤凰中学在校有汉黎回等民族学生500多人,教职工32人,其中回族教师2人;凤凰回新和回辉两村各有一所全日制完全小学,在校学生800多人,教员34人(其中汉族6人)。当时学生入学率、巩固率都在98%以上,历届小学升中学考试在凤凰区总是名列前茅。
据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对凤凰回新、回辉两村知识结构的调查表,从中可以看出凤凰回族文化教育的发展程度:
(单位:个)
村庄 |
总人口 |
大专以上 |
中专 |
高中 |
初中 |
小学 |
略识字及文盲 |
学龄前 |
回辉 |
2482 |
7 |
23 |
57 |
387 |
872 |
643 |
433 |
回新 |
2198 |
4 |
20 |
75 |
315 |
995 |
456 |
333 |
(注:“略识字及文盲”一格人数多为老年男女。)⑼
从上表可以看出,建国后回族受教育程度大大提高,说明回族教育建国后得到较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回族人民的教育状况。这种状况的出现,是三亚市委、市政府以提高民族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发展民族经济为指导思想,加强领导、把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列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的结果。目前,当地回族中的有志之士还成立了“青年助学会”,旨在推动和发展当地的普通教育的发展,对学习优秀、困难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资助。
从1990年到2005年,三亚回族普通教育在原有发展的基础上又拓进了一步。下面分别从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一一介绍。
1、学前教育
凤凰镇回族的学前教育起步甚晚,发展缓慢,但同时也取得一定的成绩。
回新村原来没有幼儿园,至1999年才出现了第一家私立幼儿园——“三亚穆斯林中心幼儿园”。刚开始幼儿园办得不错,教师有6个,都是从内地聘请来的幼师毕业的专职教师,学生有60多个。但随着内地教师的离去等种种原因,生源越来越少,难于维系,幼儿园到2002年6月已停办。
由于当地回民察觉到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的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村委会根据实际情况,认识到发展本村的学前教育,必须走“请进来”这条路,欢迎有能力、有经验的单位或个体到当地创办幼儿园。
目前,回新村有两家幼儿园。一家为“回蕾蕾艺术幼儿园”,是私立的。该园创办于2003年,在凤凰镇回新村外东行200米处,园长为汉人,具有多年管理经验。幼师6个,其中两个是回族,学生80多人。该园占地2180平方米,交通方便、建筑配套、设施完善、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学方式:日托、周托、双休托三种;开设班类:学前班、大班、中班、小班;语言类别班:普通话标准、小儿英语、小儿阿拉伯语;艺术特长班:儿童钢琴、电子琴、舞蹈、美术、珠心算。该园还根据当地穆斯林的生活习俗,学生的饮食都符合要求,有专业营养师配清真餐,做到干净、美味。是目前回新村一所较好的幼儿园。
另一家为“伊斯兰双语幼儿园”,也是私立的,创办于2003年。幼儿园面积较小,建筑配套,4个教室,分别为大中小学前四个班,幼师4个,都毕业于幼师学校,学生50多人。该园课程与回蕾蕾艺术幼儿园差不多,教学设备略逊于前一家。
回辉村原有一所1999年创办的私立幼儿园——“穆斯林爱心幼儿园”,已停办。目前新成立的一所“小小幼儿园”,也是私立的,园长是内地回族,素质较高,现有教师3人,学生30人,但是教室是租用当地的民房,设施简陋、条件差。
回新逸夫小学和回辉小学都开设了一个学前班,各招收了约60多名学生。
2、小学教育
回新逸夫小学是在回新新校区兴建的一所完全小学。原址在村里,有两幢两层高的教学大楼,分别是 1981年和1993年建的,早已显得破旧。教室紧张,老师办公条件差,无图书室,学生活动娱乐空间小,只有约百余平方米的水泥平地,各种球类活动难于展开。学校的教学质量以前很好,一直是凤凰镇各小学评比的前三名,近几年质量略有下降,但仍属中等偏上水平。
早在1999年,香港一富商就曾捐款140万元为回新逸夫小学兴建新的教学大楼,可遗憾的是由于有关方面的扯皮,至2003年,这幢业已完工百分之七、八十的四层教学大楼竟然成了一幢烂尾楼,经过有关部门和村居委会的呼吁,通过回新全体村民集资投入二、三十万元,最终使这幢教学大楼完工。2004年9月,回新逸夫小学从旧校址搬到新校址并正式挂名。目前现有教师27人,汉族教师14人,学生419人;教师学历大专13人、中师14人,职称是小教高级5人、中级13人,其余为一级;教学设备幻灯一部、电脑32台,学校一共11个班。
回辉小学现有教师22人,学生510人。教师学历两年前都为中师,现在80%的教师在读函授大专。职称是小教高级5人,二级2人,其余都是一级。由于政府拨款90余万元盖的漂亮的三层教学楼2002年6月已落成,使得学校的教室情况和办公条件都大为改善。整个学校校园面积很大,绿化也搞得很好,环境优美。学校的教学质量一直是全镇小学中最好的,即使与三亚市区的许多小学相比也不差,曾经获得过市、镇两级政府的多次奖励。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不够,体育器材、图书资料缺乏,乐器和电脑还没有钱买,学校想更上一层楼还有困难。
回新、回辉两村适龄儿童的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和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都是100%,完全达到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目标。两村还有极少数的学生在三亚市里的一些小学上学。
上一篇:浅谈中正思想在经济、扶贫、教育中的体现
下一篇:试谈海南回族古籍及其历史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