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手并重、促进教育
教育是改变一个民族命运的关键。真主说:“你应当奉你的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他曾用血块创造人。你应当宣读,你的主是最尊严的,他曾教人用笔写字,他曾教人知道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96:1—5)诸多学者一致公认,这是真主最初降示给至圣的五节经文。请注意,这五节经文中有五个单词(或短语)重复出现,它们是:“你读”“你的养主”“创造”“人”“教导”。一般来说,人们无论是说话或写作,开头的话语都要起到提纲挈领的重要作用,话语也是忌讳重复的,那么以言简意赅而著称的《古兰》在开头的句子中为什么要重复这些单词呢?其中必然蕴藏着深奥的哲理,根据我多年的学习心得将其归结为“人生五大要务”即:求知、认主、格知、识己和教育。今天只将其中的一项要务——教育做一简单的论述。
在阿拉伯国家中将教育称为育教,育在前教在后,自有它独特的道理。多年来中国人在“教”的方面付出巨大,但忽视了“育”,结果导致了很大的教育问题。各地的开学阿訇在传授知识、培养人才时,应加强对“育”的力度,并且做到双管齐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即一手抓宗教信仰教育,另一手抓科技文化教育。《古兰》云:“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应当为自身和家属而预防那以人和石头为燃料的火刑,主持火刑的,是许多残忍而严厉的天使,他们不违抗真主的命令。”(66:6)至圣说:“你们每个人都是牧羊人,都要为自己的羊群负责。领袖是负责人,要为自己的百姓负责······”(两大圣训集)开学阿訇做为一方教民的负责人,对督促他们履行宗教义务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古兰》云:“在那日,你们必为恩泽而被审问。”(102:8)近年来各地都相继办起了寒暑假学习班,这是应当大力推广的。兄弟们,当我们以虔诚畏主的举意而付出的时候,真主不会亏待我们的。因为《古兰》云:“真主一定不使行善者徒劳无酬的。”(9:120)“行一个小蚂蚁重的善事者,将见其善报;做一个小蚂蚁重的恶事者,将见其恶报。”(99:7—8)
在教育方面,当今穆斯林中不少人走上了两个极端。在城市中一般人把子女的科技文化教育重视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从进幼儿园开始到上小学、中学、高中、大学都要千方百计地选择一流的学校,请最好的家教,各种先进的学习工具也是应有尽有。但对孩子的信仰生活不闻不问,孩子甚至到了十七八岁的年龄,竟然怕饿坏他们的身体,在尊贵的斋月中不让他们封斋。曾有一位老师在家访的时候就孩子封斋一事责怪我,我说:“老师,我也是小时候封斋过来的,但我的学习总是名列前茅,斋戒并没有影响我啊!”前两年在一家穆斯林刊物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有一位回族兄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供出了一名大学生,其儿子非常争气,毕业后在内地成了家立了业,随之为表孝心,接父亲去那里养老,不料老人去后不久患重病去世了,儿子不知所措······亲戚们在家等“埋体”,儿子却送来了一个骨灰盒。兄弟们!我们每个人都应当从中获取教训和警醒。另一种极端在农村表现得较为突出,孩子刚会算会写就任他们辍学或送到清真寺念几天经,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老子抓葱卖蒜,儿子好不过开饭馆。2007年我在富强巷清真寺任教时到南方为清真寺募捐,当时在广州一家餐厅中所目睹的景象至今历历在目,一个同我的大孩子年龄相仿的男孩整天汗流浃背地干活······此事激起了我心中无限的怜悯与伤痛。后来在主麻日,我很坦诚地给那里做生意开饭馆的穆斯林兄弟们尽了一番忠言:“在花花世界中不要让孩子忘记教门;不要耽误孩子上学,以便让他们在坚守信仰的前提下学好科技文化知识,改变自身的命运,以便提高穆斯林民族的整体素质。”我们发现在社会犯罪群体中,知识水平低下者所占的比例往往最多。
由于时间限制,今天就谈这些,因沙安拉,以后有机会和兄弟们再做交流!祈主恩赐我们两世吉庆,把更多的人引向正道。阿敏!
谢谢!
金镖
2010年5月20日于西宁大厦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上一篇:沪上外来流动穆斯林群体的精神生活
下一篇:海南回族教育今昔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