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正思想在经济、扶贫、教育中的体现
分享到:
2013-03-12 21:57:05 【来源:穆斯林在线】 点击:

    二、乐善好施、扶贫济困

 

    既然我们拥有了充裕的财富,就要为博取主的喜悦而仗义疏财。真主在赞扬敬畏者所具备的几种属性时说:“···并分舍我所给予他们的。”(2:3)做为一名开学阿訇,应当向坊上的有钱人灌输“财富的主权是属于真主” 的理念。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是一个基督教徒,常在全球范围内大搞慈善活动,《环球时报》刊登了某记者采访他的对话:问:“你的财富观是什么?”答:“财富是上帝的,我只是它的管理者。”我们当倡导人们积极地赚取合法的财富,然后鼓励他们为主道慷慨地费用。另一方面,伊斯兰提倡人们自食其力,反对行乞讨要。大伊玛目从来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最后他蒙冤受害的原因之一就是拒绝接受哈里发们的赏赐。他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布商,他一周的时间是这样安排的:五天给弟子们授课讲经,一天去市场上查看他的商情,另一天在家中设宴款待他的亲朋好友,日子过得悠然自得;他对自己平时的着装特别讲究,从不排斥正当的享受,他经常用自己的钱帮扶贫困的学生和有需求的学者。试问,我们这些大伊玛目的继承者们在此方面究竟做到了多少?之所以大伊玛目在创制律例时毫无顾忌,就是因为他有独立且雄厚的经济能力,不像我们这样有时还得看有钱人的脸色。我常对自己的学生们说:“假如你们为吃油香而念经,那太没出息了。”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应答他人的邀请,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件瓦吉布,再说这也是向他人宣教的好时机。在此顺便和兄弟们交流下我多年的宣教方法和感受,从2003年开始,每次去应答邀请时就提上一台手提式的扩音器,饭后向主人家作5至10分钟的演讲,至今已坚持了7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说句玩笑话,我们常常站在大殿中给一些老年人讲不要行奸,其实行奸者往往是不来清真寺礼拜的一些中青年人,他们听不到阿訇的劝谏。一些热心的兄弟们背着行礼不辞劳苦千里迢迢地挨家挨户宣教,常常受到冷遇,而我们却被坊上的教民准备了高茶贵饭请到家里款待,我们为什么不充分利用呢?给年轻人们讲讲孝敬父母、和睦邻里以及五功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兄弟们!为了谋求今世的福利而念经开学,我认为太不划算,说实在的我们念经人太辛苦了,起床最早的莫过于我们念经人了,一年四季都处在披星戴月中,孩子常常见不上父亲一面,可不是吗?早上离家时孩子尚未起床,等晚上回家时孩子已进入了梦乡。我说这话并非抱怨,因为世界上没有比伊玛目的位置更崇高的位置。如果真正为了今世,还不如跑到义乌去赚钱,西装革履多潇洒。

 

    从“中正”出发,伊斯兰一方面提倡人们扶危济困,另一方面反对身强力壮的人们做游手好闲的职业乞丐。至圣说:“有些乞丐见人就伸手,一两口饭,一两颗枣就可以把他们打发走,这些并不是真正的穷人,真正的穷人是这样的人,他们虽生活窘迫而不显穷相,没人求济也不站起来向人们乞讨。”“谁向我保证终身不乞讨,我就向他保证天堂。”“在不必要或在需要之外向他人讨要的人,在后世他的脸上会出现一种抓痕,大家一见他就会知道他是个行乞讨要的人而厌恶地躲开。”

 

    感赞主!近年来青海在扶贫济困方面做得很出色。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会就是个代表,我本人就是发起者之一,并兼任副会长。不错,在传统上许多虔诚的穆斯林兄弟都履行着出散天课的义务,但没有把它汇集在一起,岂不知涓涓细流汇聚成大江大河才能发电。2007年6月底,我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参加首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时,提交了题为《浅谈伊斯兰的公益文化》的六千多字的论文,其中提到了伊斯兰公益事业的四大特点。当时有人就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他说:“金教长,听了您的发言后感到伊斯兰公益文化的博大精深,但在生活中为什么看不到你们公益性的东西呢?”我解释道:“西部经济本身很落后,再者我们的施舍没有汇聚到一起······”试想一下,如何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施舍汇聚在一起能对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做出多大的贡献啊!我想这也是值得在座的伊玛目们认真考虑的。青海回族撒拉族救助会2009年获得中华慈善总会的奖牌,去年第三届宗教与公益事业论坛在青海举办,我很荣幸地主持了开幕式。全国各地五大宗教的代表共二三百人共商中国各宗教公益事业的大计,各大媒体把青海穆斯林公益事业的成绩和亮点向外界介绍了出去。兄弟们,我们一方面要鼓励乐善好施,另一方面要反对行乞讨要,这就是扶贫方面的中正。

分享到:
热门关键词: 浅谈 中正 思想

上一篇:沪上外来流动穆斯林群体的精神生活
下一篇:海南回族教育今昔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