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强
斋月已经接近后十天了.回顾斋月之前的两个月份,依传统说法,勒者布(伊历七月)、舍尔巴乃(伊历八月)、莱麦丹(九月斋月)是三个贵月份,而且一个比一个尊贵。为什么要把勒者布和舍尔巴乃也视为贵月,也许正是因为它俩是斋月的前奏。我突发奇想,将这三个贵月比喻成跳远。伊历七月、八月相当于助跑,九月相当于三级起跳,到了后十天,就是那飞身一跃的最后一博了,也是关键中的关键。越是关键阶段,越要接受挑战。挑战背后则是巨大的收获。因此后十天的盖德尔夜,就成了穆斯林翘首以盼的日子。
正因为《古兰经》明文指出“那高贵的夜间胜过一千个月。”(97:3)因此,此夜被称为“高贵之夜”也称“前定之夜”、“平安之夜”。中国民间又称“坐夜”,到了此夜,中国许多地方通宵达旦,虔诚的人们不停地礼拜、赞念、祈祷,直到第二天黎明。也有一些地方在此夜搞古兰经诵读或卧尔兹演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宣教节目。总之,这一夜穆斯林的教门热情达到了极致,故此,这一夜不仅是穆斯林斋月中,甚至是整个一年中最隆重、最庄严、最值得期盼和怀念的夜晚。
然而盖德尔夜在哪一晚?穆斯林传统上的说法是二十八(农历)坐夜(相对伊历的二十七夜),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近些年来,这一传统的说法却遭到了质疑和否定。质疑者说:“安拉将盖德尔夜隐藏在了后十天,我们应该夜夜当成盖德尔才对,凭什么要指定某一夜?”面对这样的质疑,传统一方似乎难以以经训来辩驳。于是许多传统的清真寺也做了改革,有的干脆取缔了坐夜的传统功修,平时只礼台拉威哈;有的规定后十天每天加礼十拜;有的规定最后五天每天加礼二十拜;有的坊上觉得每天加礼十天也繁重,干脆斋月的每一天加礼四拜得了。这样的改革措施看似合理,但到了二十七夜,却变得异常的冷清。记忆中的那种全民参与的激情、亢奋,那种整齐划一的跪拜之势、赞念之声仿佛沙漠河道中的驼铃声渐行渐远。
现在坐下来打开圣训,反复地看看有关盖德尔夜的看似相互矛盾的圣训,我恍然大悟。
圣训中穆圣一会儿要求我们在整个斋月中寻找盖德尔,一会儿要求我们在后十天寻找,一会儿要求在后十天的单数日寻找,后来又局限于二十五、二十七、二十九三个晚上。之后的圣门弟子伍班耶则发誓肯定盖德尔夜就在二十七的晚上。
为什么上述圣训会如此的自相矛盾?既然盖德尔夜隐藏了,为什么圣训中划定此夜的范围却越来越小?其实圣训本身根本就不矛盾。我们首先需要明白先知隐藏盖德尔的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力所能及地在后十天在原有的功修之上,增加功修,如多礼夜功拜,争取复活每一夜。然而根据人们信仰坚定程度的不同,复活每一夜不是人人能为之的。通过对上述圣训的分析,我们会发现这些圣训中充满了人性化的关怀和因人而宜的宽容理念。
如果你是筛赫级的,你就选择后十天甚至整个斋月通宵达旦;如果你是虔诚级的,你就选择后十天的单数日通宵达旦;如果你是普通级的,你就选择最有可能的日子,即第27夜通宵达旦。当然其它日子台拉威哈依旧。难道这不是一种人性化的关怀吗?如果我们只以圣训的字面文意来搞一体化,不管你是什么级的,一律都要按先知穆圣的行为标准(比筛赫级别更高)去要求自己。这其实是一种极其空洞的要求,响应者有几人呢?中国穆斯林绝大部分都是普通级的,因此中国穆斯林先贤选择第二十七夜做为盖德尔夜,以此吸纳更多的穆斯林参与,为斋月掀起了一个高潮,这是明智之举,而且这并不影响高品级之人在其它夜晚寻找盖德尔。
追随先知的逊乃是必然的,但并不意味我们每个人都能一步到位,与先知同步。在苏菲理学中,就将功修分为三级:教乘、道乘、真乘。每一级别都有各自不同的功修,而且依次递增。因此,我们要找准自己的位置,通过学习、修悟不断提高自己,超越自己,逐步向先贤接近,向先知靠拢。求真主佑助我们。 (作者:刘学强 )
责任编辑 :奥斯玛廼
上一篇:穆斯林斋月中坏斋的七件事
下一篇:塔里格•拉马丹博士谈斋月的教诲